“李先生,感谢您的会诊,我叫辆驴车送你回去吧。”
“不用了,我到城里还有点事。”
“成,您有需要欢迎再来跟我说。”
老李头挥挥手,下楼梯的正好看到王建国拿着打包好的象棋。
“老先生巧啊!”
“确实挺巧,过年的时候我受了你爷爷王撇子的托,要进城给你爸亲自再看看,期间有事,所以拖到现在才来,他手臂怎么样了?”老李头歪了歪头,鼻梁上的圆框眼镜擦得锃亮。
“好多了,您的药方很有管用,现在已经能有拿起旱烟枪了,再重的就没办法……”王建国眼神转了转,回忆。
老李头沉吟片刻,若有所思。
“效果比我想到要好啊!你肯定也有功劳,不用太过客气,带个路,看完你家我还得赶回村里。”
“成,这边跟我来!”
王建国也不怠慢,给他叫了辆三轮车,通常这种荣宝斋等老字号门口附近都会停有车夫,等着做生意,这也不例外。
加上从这回家的距离有点远,王建国夫妻二人骑着自行车,不能让人大夫走路过去吧!
回去的路上还耽搁了一小会,老先生看到路边有位受伤的乞丐,他顺路停车,免费看了看,还送了副草药……
医德相当高尚。
十几分钟后,三人终于骑回了九十五号大院。
老李头扶着自个儿的山羊胡,仰头看着大院,摇头微笑:“还是你们城里人好啊,住的敞亮。”
见此,王建国善意的提醒道:“老先生,您要是想进城里住,可得赶紧了。”
不然等到十月统购统销政策之后,再入城那可就晚了,没有定量,恐怕得饿死。
“害!算了算了,住的再敞亮,也没有我在农村里自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