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抵达津门,偶遇毛熊专家

在列车员的通报,以及停靠站的广播提醒,王建国拿好行李下了车。

正式踏入这个地方的瞬间,脑子里就不由自主的响起一段相声的贯口:来到天津卫,嘛也没学会,我学会开汽车……

津门当时共有两个较大的站点,一个是王建国目前所在的津门站,也叫老龙头站,由于火车站中央广场曾立过龙头纪念碑而得名,老龙头站主要是运输人的,而另一个津门北站则是货为主,人为辅。

津门北站首创了货运冷藏加冰运输,它们从北宁公园湖中采冰,再放到冷冻车厢里运输,这不,王建国便看到了不远处停靠的列车,应该是从北站再开过来的,搬运工正在搬运着分割切好的冻肉,瞧火车的始发站还是南边的福建,属于是“南菜北运”的典范了。

老龙头站的历史追溯起来可就久了,甚至能追溯到1888年,可见当时的皇帝也并不是吃干饭的,起码铁路的基础建设,他们也有安排相应的建设,但估计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出行需要罢了;后来1903年,袁大头任命为直属总督时,省会在河北保定,但衙门在津门,因此他每个月还要乘坐火车往返两地。

搞笑的是,当时的津门老龙头站属于毛租界,就连袁大头也要老老实实的,不能大搞总督的排场,因此他下火车时负责接待的仪仗队根本进不了火车站。

“都让让了!不要围观!不要围观!”

远处,突然聚集了一大群人,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一边疏散秩序,一边大喊。

与此同时,一批警卫持械整齐出现,依次排开,为远处那台火车车厢保驾护航。

“这又搞什么名堂?”王建国长得高,看的远,在人群中赫然看到对面站台专用车厢里,陆陆续续走下来一些穿着深色列宁装,披着呢子大衣,脖子上缠着灰色围巾,叼着烟斗,拿着皮鞋,穿着皮鞋的人儿。

他们眼眶深邃,鼻梁高挺,骨架庞大,光是站在那儿,就跟周围瘦弱的普通百姓形成鲜明对比。

“诶!外国人,我没看错,那是外国人吧?”

“你那什么眼神,很明显是毛熊国的人,只有他们才会抽烟斗,像咱们国人要不抽散烟,要不抽大前门!”

“哦,原来是老大哥毛熊派来的人啊,都是一家人,都是同志,都是兄弟!”

周围围观的民众叽叽喳喳,喧哗声吵得王建国耳膜都要炸了。

防止自己错过一睹毛熊专家的机会,王建国开启了金睛的能力,很快,透过他们手上的拿的皮箱子,王建国看出了端倪。

箱子里装的大部分都是机密的图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换做普通人来还真就看不懂上面写了什么,但王建国不同,他现在是俄语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