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长马福顺立刻行动,很快就把放好血,以及死去好一会儿的猪猪拉了过来,放到设计好的传送带上。
王建国将连接好蒸汽锅炉房的按钮打开,管道里的蒸汽瞬间充盈,白花花的气体不一会儿就将机器灌满,等到温度以及气压都合适时,他方才启动开关。
这一步就走预热,只有把烫毛机里的温度预热并且稳定到62℃,才能够开始工作。
为什么一定要这个温度呢?
其实这个温度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理想值,过低会导致毛孔扩张不足导致“烫生”,过高则可能烫伤猪皮“烫老”,影响下一步的剥猪皮工作。
这里有个注意的点要提醒一下,京城肉联厂并不是全部猪肉都剥皮的,猪肉是否剥皮是有一定指标的,完成指标之后,大部分的猪猪都还是连皮带肉一起切。
毕竟当时的猪皮制革市场还非常小,需求不多,加上其他地区的肉联厂也能提供,因此猪皮的需求并非是一刀切。
蒸汽烫毛的过程持续了6-7分钟后,传送带再次运动,传送至脱毛的滚轮处,经过蒸汽烫毛的工序之后,脱毛变得非常好处理,加上图纸设计的脱毛刷非常全面,几乎能够覆盖猪猪的全部,不一会儿,一头干净无毛的白皮猪就从传送带里送了出来。
当然了,任何烫毛机都需要对犄角旮旯处,比如猪蹄子中间,鼻孔,猪耳内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整,才会正式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但是相比较于以前二十多分钟,才完成脱毛的效率来说,这已经是相当快了!
处理好的猪被传送带送出来之后,脱毛车间里大姐立刻围了上去,她不可置信的摸着猪皮,上面光滑无比,上面的猪毛发被拔的干干净净,不仅节约了在浸烫池里的浸泡的时间,同时还把脱毛机整合到一起,效率提高的同时还更加方便。
很快,脱毛车间的人,拿了一头传统脱毛猪过来做对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她们原先脱毛车间里处理好的猪,此刻与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要想达到王建国机器的效果,就得花费更多的人工,人力成本,最少也得花一个小时才能够处理如此完美!
王建国注意着机器脱好毛的猪猪,仔细观察,许久之后他方才开口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设计这台蒸汽烫毛机的初心,一是为了大家省时省力,拥有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二是蒸汽烫毛可以避免猪屠体之间的交叉污染,并且在节约水资源方面也能够起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