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你说的话,骨头都记得

“你当年……是不是早就知道会这样?”他轻声问。

李玄策没有回答。

只是缓缓抬起右手,指尖颤抖地指向自己胸口——那里衣襟敞开,露出一道贯穿胸膛的旧伤,边缘焦黑,分明是被某种邪火烧灼所致。

而后,他又指了指沈观,嘴唇无声开合,像是在重复一句早已无法发声的话。

沈观读懂了。

那是国子监夜读时,两人常念的一句诗: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刹那间,所有谜团豁然贯通。

他们要灭口的,从来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声音。

一种不肯沉默的声音。

风忽然停了。

庙檐下断裂的青铜钟轻轻一晃,发出最后一声轻响。

沈观将账册残页尽数收拢,贴身藏好。

又取出一枚特制银针,插入干尸肋骨刻痕深处,小心封存——这是证据,也是遗物。

他最后看了李玄策一眼,然后转身离去,脚步坚定,未再回头。

骨婆望着他的背影,低声喃喃:“又一个不怕死的读书人啊……”

庙门在他身后缓缓合拢,如同命运之口悄然闭合。

而在城西深处,大理寺档案库的铜锁正静静悬挂在晨雾之中,等待一把不属于它的钥匙。

夜色如墨,大理寺的飞檐在残月之下勾出冷硬的轮廓。

沈观伏身于廊柱阴影之间,衣袂未扬,脚步无声。

他手中紧攥那枚沾泥的铜扣,指尖仍残留着系统提示后那一瞬精神震荡的余波——三条记忆般的轨迹在他脑中盘旋不去,仿佛有人将一段被掩埋的时光,用血与锈刻进了金属的纹路。

他不是莽撞闯入。此行每一寸推进,皆经模拟器推演百遍。

早在骨婆提及“冥油书”之时,沈观便已悄然启动金手指。

干尸肋骨上的刻痕、账册血渍的分布、甚至李玄策指节颤动的角度,都被系统精准捕捉,重构出七种可能的时间线。

最终指向同一个结论:吴德全绝非孤狼,而是连接官府与鬼 рынok 的活口链环。

而真正操控这条暗道的,或许正藏身于大理寺内部。

此刻,他借“整理旧案卷宗”之名留宿衙署,实则步步逼近档案库东侧那排私柜。

吴德全身为守库吏,按例不得私藏文书,但系统根据铜扣流转路径反推,其柜中必有违禁之物。

冷风穿堂,烛火摇曳。

沈观屏息撬开铁锁,动作轻巧如拆谜匣。

柜门开启刹那,一股陈腐夹杂腥气扑面而来——不是霉味,是纸张浸过人油后的滞涩气息。

一本黑皮账簿静静躺在角落。

他取出翻阅,心跳骤然沉落。

页页皆以暗语记录:“春讯三封,兑银三十两”、“秋榜名录残卷,售予西市药铺赵掌柜”……而当翻至中间,一行朱砂批注赫然刺目:

“李玄策旧案卷宗副本,售价五十两;科举黜落名单,售价百两。”

沈观呼吸一窒。

那是三年前轰动京师的“北巷焚书院案”,主犯李玄策被定为纵火弑师的逆徒,满门抄斩,唯他一人逃亡。

可如今看来,那份卷宗竟成了商品,在地下黑市明码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