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从社会最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
从没有系统性地学过帝王心术。
但社会底层的磨砺,让他有了极为坚韧的意志,以及细致敏锐的观察力。
在起义发家崛起过程中,通过和各个对手的征战和权斗,慢慢积累经验,逐渐懂得如何掌握权力。
同时,他也在不断地观察和学习,从身边各种人才身上,吸收他们的经验和方法,逐渐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到了现在,他还要求自己不断研读历史经典,从史书中中学习治国方略,学习进一步掌握皇权。
这让他一步步登上皇宝座帝,并将朝堂牢牢掌控在手中!
因此,朱元璋对“帝王之术”非常敏感。
在朱标说完这个例子后,他第一时间就发现,这个方法和他这么多年总结帝王之术,非常契合!
不!
比他这么多年的的总结,还要精妙!
底薪和提成,避免了手下偷懒,给一个手下发的钱越多,越代表这个手下干的活越多,绝对不会亏!
不,应该是发得越多,自己赚得越多!
更厉害的是“三十天进行一次排名,根据排名进行奖励”,这招简直太妙了!
这个排名的存在,首先是激励手下!让他们有进取心!
那些得不到奖励的,只会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努力!
但更重要的作用,是让手下互相间之间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
分化瓦解,让他们相互间无法形成小团体,与自己对抗。
妙啊!
真的是太妙了!
当然,实际应用的时候,肯定要复杂很多。
比如要设立好监察机制,确定每个环节都没造假,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但这个例子中传达出来的理念,已经足够朱元璋消化一段时间了!
朱元璋一时间沉浸在思索中。
房间里其他四人也都是若有所思。
徐达和常遇春,思考如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军队中。
李善长和刘伯温,也想着改造这个方法来管理手下。
朱标见其他人没有动静,有些奇怪,问道:
“父皇……”
“你们怎么都不回答?”
“儿臣说错什么了吗?”
朱元璋被惊醒,大笑说道:
“标儿!”
“你没说错!”
“是说的太好了!”
“我儿真是有大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