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法子,如同一柄烧红的烙铁,精准地烫在了儒生们最引以为傲的脸面上。
圣旨一下,整个应天府的武将勋贵圈子,彻底炸了。
北伐就在眼前,什么狗屁圣人文章,什么孔孟之道,能有自己脖子上这颗吃饭的家伙重要?
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徐达与常遇春一合计,领着一大帮杀气腾腾的顶级勋贵,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格物院。
都无需多看,仅仅是一支“千里窥天镜”,就让这群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将军们,眼珠子都红了。
目前,这等神物,也只有徐达和常遇春两人各分到了几支。
两人得了朱元璋的授意,自然不会藏着掖着,当着众人的面就开始了炫耀。
常遇春将一支竹筒打造的“千里窥天镜”举到眼前,对准了远处城楼上的一面旗帜,随即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
“哈哈哈!有了这宝贝,老子能把百里外北元那帮龟孙子穿什么颜色的裤衩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的声音粗犷而响亮,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狂喜。
魏国公徐达则要稳重得多,但他眼中那份灼人的火热,却比任何人都要旺盛。
他沉声道:
“何止!”
“斥候探马,往来奔波,一趟便是生死之险!有了此物,斥候间隔百里,便可知敌军虚实动向,能让我大明少死多少好儿郎!”
此言一出,周围的将军们呼吸都粗重了,一个个眼巴巴地盯着那几支望远镜,像是饿狼看见了肥肉。
当听到格物院日后会源源不断地生产此物,优先供给北伐大军时,整个院子里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这消息,根本用不着朝廷去刻意宣传。
将军们出了格物院,回到各自军营,嘴巴就跟不要钱似的,把格物院里的所见所闻吹上了天。
下面的士兵们一听,更是当场就炸了锅!
能救命的神药!
更锋利的钢刀!
还有能提前发现敌人的神仙镜子!
甚至,那个能让人飞上天的神器,他们将来都有机会用上!
我的乖乖!
这格物院,哪里是什么“奇技淫巧”,这分明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啊!
一时间,整个京营军心,彻底倒向了格物院。
而那些依旧盘踞在茶楼酒肆,唾沫横飞,痛斥格物院“祸国殃民”的儒生们,很快就发现,气氛不对了。
总有那么一两个,甚至三四个膀大腰圆,眼神不善,浑身散发着血腥味的老兵痞,会慢悠悠地凑到他们桌前。
他们也不说话。
就那么面无表情地,将一柄柄磨得雪亮,在鞘中嗡嗡作响的腰刀,“哐当”一声,重重拍在桌上。
然后,就用眼睛死死地瞪着你。
“你……你们想干什么?!”
一个年轻儒生吓得脸都白了,却还想维持读书人的体面,色厉内荏地叫道。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尔等还想动粗不成?”
一个满脸刀疤的老兵痞咧开嘴,露出一口被烟草熏得焦黄的牙。
他笑了。
“秀才老爷,说笑了不是?”
“俺们这些大老粗,就是听说格物院能造出好钢刀,这不好奇嘛,过来开开眼。”
“您继续,您继续骂,千万别停,俺们不耽误您。”
说着,他竟毫不客气地端起那儒生的茶杯,咕咚一口饮尽,然后伸出油腻腻的指头,在雪亮的刀锋上,轻轻一弹。
“铮——”
一声清越如龙吟的刀鸣,瞬间响彻整个茶楼。
那儒生的脸,“唰”的一下,比纸还白。
他还骂个屁!
更有甚者,那些骂得最凶,写文章最狠的“名士”,晚上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眼前一黑,就被人从背后套上了麻袋。
紧接着,就是一顿沉默而高效的拳打脚踢。
专往身上肉多的地方招呼,疼得撕心裂肺,却又听不到骨头断裂的声音。
等他们哭爹喊娘,麻袋解开时,打人者早就跑得没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