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四年六月初八,南徐城笼罩在湿热的薄纱中,石板路上凝着夜露,檐角滴答水声未歇。昨夜一场急雨洗过吴宫朱墙,砖缝间青苔更显幽深。
寅时未至,刘封已着大红婚服立于府前。这是吴国太命人在吴侯府东侧三百步处新置的一座三进宅院,朱漆大门上二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院中遍植丹桂,取蟾宫折桂之意,又于正厅悬青铜合欢镜一面——此镜乃当年孙策大婚时所用,镜背刻百年偕老四字。
寅时三刻,刘封头戴长冠,着皂缘纯玄纁礼服、腰系四彩织锦大带、左佩雌雄双剑、右佩青玉双璜组佩、乘白玉鞍,率三百亲兵至吴王府迎亲。却见中门紧闭,吕范率张昭、顾雍等文士拦在阶前。
刘都督且慢。吕范拱手笑道,闻都督文采斐然,今日当赋催妆诗一首,方可迎得佳人。
刘封知其有心刁难,却不慌不忙,略一沉思便朗声吟道:
琼瑶碎落饰吴妆,不画蛾眉自有光。
若许东风传我意,愿携鸾镜照汉江。
江东众人闻言,皆暗自点头。鲁肃捋须低声道:此诗妙哉!不画蛾眉四字,既道出郡主不施脂粉的英武之气,又暗含天然去雕饰的赞誉。顾雍亦轻声附和:东风二字用得极巧,既指赤壁之战的天时,又暗合我江东方位,一语双关啊。吕范暗思:这‘愿携鸾镜照汉江’写出了夫妻和鸣、携手同行,以点出孙尚香随夫去荆州的意思。
吕范眼中精光一闪,转眼又拱手笑道:都督果然才思敏捷。但我们郡主向来不喜寻常女儿情态,更爱英雄气概。不如请都督以为题,再赋一首如何?
刘封目光微转,手按佩剑,眸光清冷,略一沉吟,行七步,朗声吟道:
“吴钩淬雪映朝霞,未理红妆气自华。
愿借青云酬剑魄,敢擎白首戍天涯。”
此诗一出,满座哗然。顾雍微微颔首,心道:“此子才思敏捷,竟能连作两首合题之诗。”
吕范不好再难,抚掌笑道:“好诗!既合郡主脾性,又显都督胸襟。”
但闻墙内的一声剑鸣,朱红府门轰然洞开。八名绛衣僮仆鱼贯而出,手持缠金戈戟,交叉成廊。戟锋寒光映日,金丝缠柄在风中微颤,肃杀中透出华贵。
孙尚香一袭玄纁礼服立于门内,九华团扇半掩面容。扇面绣朱雀衔环纹,乃吴侯嫁妹特制,取赤鸟兆祥之意。腰间鱼肠剑明悬于外,剑穗垂落茜色流苏,随步轻摇。
刘封按礼上前,执雁为赞(活雁喻忠贞)。孙尚香忽将团扇一斜,眸光如刃扫来,刘封会意,左手捧雁,右手按剑行礼——此乃军中将帅相见之礼,非寻常婚仪所有。
吕范在侧高唱:新婿亲迎,新妇降阶!
孙尚香踏着铺地的青蒲席(汉制之礼)缓步而下。侍婢欲搀,她反手一挡,独自走向墨车(婚车)。
刘封见奖,依《仪礼》制行礼:
亲执墨车缰绳,绕车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