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单骑叫阵

四万荆州精锐在关羽统帅下,如滚滚铁流,最终抵达此次北伐的首要目标——宛城。这座雄踞于南阳盆地核心、控扼南北通道的中原重镇,赫然矗立在淯水之滨,以其巍峨的雄姿迎接着来犯之敌。

但见这座坚城,城墙高达四丈,以青砖巨石垒砌,巍然如山;护城河引淯水而成,宽逾三丈,水流湍急,形成天然屏障。城头之上,弩台林立,垛口后滚木擂石堆积如山,守军旗帜密布,刀枪的寒光在春日下闪烁,一派森严气象。城门外更设有瓮城,结构复杂,易守难攻。尤为棘手的是,城东南的淯水之上,曹军仍牢牢控制着水门,与城防互为依托。

中军大纛之下,关羽勒住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绿袍金甲在阳光下分外醒目。他卧蚕眉紧蹙,丹凤眼微微开阖,凛冽的目光如刀锋般扫过眼前这座他曾无比熟悉的城池。徐庶、薛琮、王甫等谋士策马立于身侧,神情凝重地观察着城防布局。身后,关平、向宠、周仓、傅肜、习珍、邢道荣等一众将领肃立,人人屏息,眼中却燃烧着炽热的战意。

“十余年了……”关羽抚髯轻叹,声音中带着一丝物是人非的感慨,但随即被冲霄的豪气所取代,“关某,又回来了!”

他策马稍稍出阵,仔细审视。越是观察,眉头皱得越紧。“好一座坚城!”就连久经沙场的他也不禁由衷赞叹,“城防完备,深沟高垒,曹子孝果然名不虚传。”

徐庶策马与关羽并肩,闻言轻轻颔首。他一身青衫在风中微动,眉头微蹙,仔细审视着这座雄关的每一个细节。

“君侯!”徐庶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宛城不比其他。曹仁深谙守城之道,城中粮草器械想必充足。若我军急躁,行四面围攻之法,即便最终能破城,也必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局。届时我军锐气受挫,于后续大计恐有妨碍。”

关羽沉默片刻,目光依旧锁定在城头那面巨大的“曹”字帅旗上。风中,他绿色的战袍猎猎作响,如同他内心翻涌的思绪。他何尝不知强攻的代价,但荆州大事,不容在此久耗。

“兵者,凶器也;战者,危事也。”关羽缓缓开口,声如洪钟,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既然如此,我等便先礼后兵。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徐庶赞道:“君侯所言极是。可先遣一能言善辩之士,至城下陈说利害,晓以大势。曹仁虽忠勇,亦非不识时务之辈。若其执迷不悟,再以兵锋相见,我军亦占尽道义先机。”

话音刚落,薛琮已催马出列。他在关羽马前勒住缰绳,拱手朗声道:“将军!薛琮不才,愿凭三寸之舌,说曹仁来降!纵不能成,亦可扬我军威,挫敌锐气!”

关羽转头,见薛琮神色坚定,目光炯炯,遂点了点头:“好!敬文,便由你宛城一行。切记,言辞需不卑不亢,显我上国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