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汉王行辕。
盛夏的暑气被隔绝在厚重的墙壁之外,屋内一片清凉。
李信端坐于一张宽大的紫檀木桌后,桌面上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书,只有一部造型奇特的黑色器物。
一个听筒,一个话筒,中间由一根弯曲的金属杆连接,底座上嵌着一个摇柄。
这便是电话。
整个汉军体系中,也只有最高级别的指挥中枢才配备了这种划时代的通讯工具。
一名亲兵站在电话旁,熟练地摇动摇柄,清脆的铃声在安静的房间内响起。
片刻后,他将听筒递给李信。
“接通了,王上,是陕西大营。”
李信接过听筒,将其贴在耳边。
一阵轻微的电流杂音过后,一个粗犷而清晰的声音从中传出,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
“王上?”
是龙骧军团长,周大勇。
即使隔着数百里,他的声音也仿佛就在耳边。
“是我,大勇。”
李信的腔调平稳,听不出波澜。
“渭南的伏击圈,重炮部署的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陕西前线指挥大营内,周大勇一只手紧紧捂着另一只耳朵,仿佛要将王上的每一个字都牢牢抓住。
他对着身前的话筒,提高了音量。
“报告王上,二十门后装线膛炮已全部部署到位。”
“炮位经过精心伪装,清军的探子绝无可能发现。”
周大勇的回复几乎没有延迟,字字清晰。
这种感觉太过奇妙,让他每一次通话都感到心潮澎湃。
想当初,从银川送信到前线,最快的驿马也要跑上几天几夜。
如今,王上的命令却能在瞬息之间抵达。
“很好。”
李信微微颔首,随即对身旁的亲兵下令。
“接四川贺连山。”
亲兵再次摇动摇柄,操作着交换机。
很快,另一个沉稳的声音加入了进来。
“王上,贺连山在此。”
周大勇在听筒里听到贺连山的声音,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与贺连山分处陕西、四川两大战区,相隔何止千里,此刻竟然能同时听到彼此与王上的声音。
这简直是神仙手段。
“贺连山,四川援军的位置。”
李信问道。
“回王上,南镇军团主力已抵达汉中,粮草充足,士气高昂,随时可以北上,直插清军后路。”
贺连山的回应同样迅速而准确。
两大战区主将的汇报,在短短几十息内便已完成。
指挥效率的提升,是几何倍数的。
一直静立在李信身侧的徐文良,此刻脸上露出了然的表情。
他上前一步,对着李信面前的话筒说道。
“两位将军,文良有几句话。”
“徐军师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