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的寒意尚未完全退去,定远城却已透出一股蓬勃的、积蓄力量的热度。
公子欣“以战养战”的策略虽经挫折,但及时调整后的“锋矢”小队,如同收敛爪牙、潜伏狩猎的狼群,依旧源源不断地将战利品输送回这座日益坚固的巢穴。
明政殿偏厅,炭火烧得正旺。蒙嫣端坐主位,牡丹与芍药分列两侧,面前的长案上摊开着厚厚的竹简与帛书。
钱先生(原商队管事,现负责库房统筹)则恭敬地站在下首,手持算筹,不时报出令人振奋的数字。
“夫人,诸位,”钱先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综合各‘锋矢’小队近期缴获及城内产出,现将主要物资汇总如下:
粮食:新获粟米、黍米约三万石!加之此前存粮及城外新垦荒地(虽受限于气候水利,产量有限)所获,目前粮仓已储近六万石!若按目前军民消耗,可支半年有余!
此乃定远立身之本!”
牲畜:牛羊共计八千余头!其中可繁育母畜占四成。马匹新增三百二十匹,多为良驹!畜群规模已初步形成,肉食、皮毛、畜力皆有保障。”
原料:
铁料: 缴获、搜集及墨家冶炼所得粗铁、废旧铁器,累计约十五万斤!足以支撑大规模兵器甲胄打造。
木材:周边山林采伐及缴获,积存巨木、板材无数,营建、器械、燃料无忧。
布匹皮革: 缴获粗麻布、葛布逾千匹,各类生熟皮张五千余张,足以满足军民基本衣着及部分甲胄内衬所需。
药材:收获颇丰,尤其止血、消炎、祛寒类草药,已由医官分类储存。”
人口:新增人口(含俘虏、自愿投奔流民)两千三百余人!其中匠人(木、石、陶、皮)四十二人,医者三人,精于畜牧者十五人。已按公子吩咐,妥善安置,分配劳作。”
钱先生每报一项,蒙嫣便在竹简上相应位置用朱笔勾画,牡丹芍药则低声核对,确保无误。听到“粮仓六万石”、“铁料十五万斤”时,三女眼中都闪过如释重负的光芒。
尤其是蒙嫣,作为内政的实际操盘手,深知这些数字背后意味着定远城终于摆脱了朝不保夕的生存危机,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底气!
“钱先生辛苦。”蒙嫣颔首,“物资入库务必严谨,损耗需有据可查。新增人口,尤其是匠人、医者,其待遇及家眷安置,按公子先前定下的‘技工优抚’条例执行,务必使其安心效力。”
“属下明白!”钱先生躬身应诺。
离开偏厅,蒙嫣三女在墨家钜子的引领下,视察匠作区。还未靠近,便听到震耳欲聋的锻打声和鼓风声。
巨大的工棚内,炉火熊熊,热浪扑面。数十名墨家弟子和挑选出的强壮学徒正挥汗如雨。
“夫人请看!”
墨家钜子指着整齐排列的几座新式高炉,眼中闪烁着自豪,
“依公子所绘‘水力鼓风’草图,结合我墨家机关术,现已建成三座!利用城外引水渠之力驱动水轮,带动皮橐鼓风,炉温远超以往!日产精铁可达千斤!且品质更为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