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十五万大军压境的阴影,如同黑云压城,沉甸甸地笼罩在定远城上空。
项离的练兵吼声愈发暴烈,墨家工坊的炉火昼夜不息,蒙嫣统筹物资的算盘声几乎未曾停歇。
全城如同一张拉满的强弓,绷紧到了极致。然而,公子欣立于明政殿中,眼神却异常沉静,甚至带着一丝冰冷的算计。
“王离的黄金火骑兵……上郡、北地、陇西的边军……” 公子欣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秦军可能的进兵路线,
声音低沉,“十五万虎狼,携帝国倾国之力而来,纵使定远城坚墙厚,将士用命,此战……亦是九死一生。”
项离虎目圆睁:“君侯!
末将愿率死士,夜袭敌营,斩其主将!”
公子欣摆摆手:“匹夫之勇,徒耗精锐。此战,守城为上,消耗为主。然,守城亦需天时、地利、人和。
地利在我,天时难测,而这‘人和’……” 他眼中寒光一闪,“不在定远,而在大秦万里疆土之内!”
蒙嫣心念电转:“公子之意……是民心?是秦军将士之心?”
“正是!”公子欣猛地转身,目光如炬,“嬴政暴怒兴兵,欲将我碾为齑粉。然天下非其一人之天下!
秦军士卒亦有父母妻儿!大秦百姓久苦徭役苛政!我嬴欣,自归秦以来,所作所为,问心无愧!
今日出走,非为叛逆,实为自保!此中曲直,岂容他嬴政一面之词,污我清名,驱使我大秦子民骨肉相残?!”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方素白坚韧的狼皮纸(定远特产,比帛更易书写保存),提起饱蘸浓墨的狼毫笔。
“王五!记录!”
“嫣儿,研磨!”
“我要亲笔一书!一呈嬴政,二传天下!”
书房内,烛火通明,只有笔锋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以及公子欣那沉痛而激昂、字字泣血般的低语:
“不孝儿臣嬴欣,泣血顿首,百拜于父皇陛下御前:”
“忆归秦之初,父子天伦,恍如昨日。儿臣承欢膝下,唯恐孝道有亏。
知父皇畏寒,献‘暖炕’‘火炉’之法,但求父皇安寝;忧民生多艰,献‘制盐’‘曲辕犁’‘新式养殖’之术,期解黔首冻馁;”(列举具体贡献,强调孝心与利民)
“长安渭南,乃父皇所赐封土。儿臣殚精竭虑,不敢藏私。
引墨家之巧思,兴百工之利;开商路之通衢,活市井之财;立学宫以启民智,设医馆以救伤患。
不敢言功,但求不负父皇信任,不负黎民所望。终使两城仓廪渐实,百姓稍安,此乃父皇洪福,非儿臣之能也。”(突出治理成果,归功于始皇)
*“盐利之巨,儿臣深知乃国本。所获之资,除维系两城运转、供养匠作研发新器以利国利民外,余者尽数上缴少府,账目清晰,可查可验!儿臣不敢,亦从未存半分私心!” (澄清经济问题,强调忠诚无私)
“扶苏兄长,仁厚君子;胡亥兄长,父皇爱子。儿臣自知出身微末,不敢僭越。
长安、渭南之基业,本为父皇所有。儿臣甘愿奉还,唯愿兄长幼弟和睦,共辅父皇千秋基业!
此心昭昭,天地可鉴!”(渲染让城之举,塑造谦恭友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