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议事:农墨同心,共筑大秦粮安
辰时·议事启:承军事,转农桑
咸阳宫章台殿的晨露还未干,殿内已弥漫着麦香与铁屑的混合气息—
—昨日刚敲定军事整编,今日议事便聚焦“农业”,案上摆着润疆新麦、岭南稻种,还有墨家新造的曲辕犁模型,
嬴政坐于主位,目光扫过列阵的农家、墨家代表,以及各郡农官,声音温和却坚定:
“昨日定了强军策,今日要谋饱腹计。大秦百万军需粮,
亿万百姓要吃饭,农业是根,农墨两家需同心协力,让第二个五年,
大秦百姓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赢欣站在侧首,接过话头:“第一个五年,农家寻得耐盐麦、西域粟,亩产从2石提至5石;
墨家造出水车、曲辕犁,让开荒效率翻番。
第二个五年,需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农家主攻‘种子革命’,
墨家主攻‘农具革新’,两家合力,破解‘粮少人多’的难题。”
话音刚落,只见一位身着朴素布衣的男子缓缓走出人群,
他便是农家的代表陈农官。
此人曾在润疆地区主持过耐盐麦的试种工作,对于农业有着深厚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
与陈农官一同出列的,还有墨家的代表张衡。
张衡身材魁梧,他肩上扛着一个精致的迷你水车模型,这可是他改良蒸汽水车的得意之作。
两人来到殿中央,陈农官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装满种子的布包,
而张衡则将迷你水车模型稳稳地放在地上。
然后,他们一同向殿内的百官躬身行礼,齐声说道:“臣等定不负陛下与百姓所托!”
他们的声音洪亮而坚定,透露出一股决心和信心。
众人皆被他们的气势所感染,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巳时·农家献策:寻种试种,亩产再攀峰
陈农官展开“大秦种子图谱”,布包内倒出十余种颗粒饱满的种子,
有西域的耐旱粟、岭南的双季稻、辽东的抗寒麦,
每颗种子旁都贴着小木牌,标注着产地、特性与亩产预估,他的声音满是对粮食的敬畏:
“第一个五年,臣等在润疆试种耐盐麦,亩产达5石,让盐碱地变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