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改良的加急驿车奔驰在大秦的四十四郡秦道上,红色诏书如星火燎原,三日之内便传遍了从关中到西域、从岭南到漠北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繁华的郡城、喧闹的商埠,还是偏远的乡野、异族的部落,都因这道“不分种族、不拘出身”的选秀诏,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沸腾浪潮,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人人脸上都透着激动与期盼。
关中咸阳城外,寒门女子李婉儿正跟着母亲纺织,听闻诏书内容,手中的织梭“啪”地掉在布上。
“娘!
诏书说,寒门女子也能参选,十六到二十岁就行!”
她声音发颤,眼中满是不敢置信——往日里,皇室选秀从未惠及寒门,如今竟能有一飞冲天的机会,怎能不让人动心?
邻里街坊的姑娘们闻讯,纷纷聚到一起,连夜收拾衣物、练习礼仪,连平日里沉稳的农家女,也忍不住对着铜镜整理发髻,盼着能被郡县推举。
西域润疆的康居部落,首领阿木召集族中适龄女子,手中高举着译好的诏书:“大秦陛下说了,不分种族!
咱们部落的姑娘,只要品行端正、举止大方,都能参选!
选上了,就能去咸阳,为部落争光,为大秦添彩!”
部落里的姑娘们围着诏书,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古丽——那个在学堂里能写“大秦”二字的异族女童,如今已长成十六岁的少女,她攥着衣角道:“阿木大叔,我想去!
我要让咸阳的人看看,西域姑娘也能识文断字、懂礼仪!”
岭南珠江畔的百越部落,更是热闹非凡。
姑娘们穿着绣着稻穗纹样的衣裙,围在郡守身边,有的展示纺织技艺,有的哼唱百越歌谣,有的说起自己跟着农科技术员学的稻渔共生本事。
“郡守大人,选我!
我会种双季稻,还会用简体字记账!”
“我会做岭南花布,能卖到西域去!”
郡守笑着记录,案上的举荐名单很快便写满了名字,全是各族姑娘踊跃报名的身影。
郡城的商埠里,商户之女张灵儿正对着账本练习算术,听闻选秀不仅看容貌,还考才艺与德行,当即合上账本,取出自己绣的“商通天下”锦帕:“爹爹,我要参选!
我会记账、会说西域话,还会绣锦帕,定能为咱们商户争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