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知道,不用来敲鼓他总不能是当开塞露用的吧。”
“城中只有一面鼓,府衙中的鸣冤鼓。”
“鸣冤鼓?”唐云神情微动:“是百姓如果有冤情就可以敲击的那个鸣冤鼓吗?”
“是。”
“哪呢。”唐云蹦跶了两下:“府衙外面也没有鸣冤鼓啊。”
陈蛮虎:“在府衙中,公堂外。”
“哦,就是说百姓如果有冤情的话,可以走进去敲鼓,然后有府衙官员升堂审理,对吧。”
陈蛮虎刚想说“对”,想了想,又摇了摇头:“衙署不许寻常百姓进。”
“那百姓有冤情怎么办?”
“击鼓鸣冤啊。”
“可鸣冤鼓在衙署里面啊。”唐云越听越迷糊:“不是不让进吗,有冤情不让进,这不还是有冤无处伸吗。”
“能伸啊,可以敲鸣冤鼓。”
“不让进啊。”
“不让进就敲鼓啊。”
“能进去还敲鸡毛…”
说到一半,唐云恍然大悟,古人的智慧,果然不可小觑。
把鸣冤鼓搬到衙署内,这可比后世在匿名意见箱上装个摄像头高明多了,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伸不了冤,那就是没有冤情喽。
“不对啊。”唐云拧着眉:“柳朿官声不是挺好的吗,不像是他能干出来的事。”
“柳朿上任之前便是如此,初到任就将鸣冤鼓搬到了衙门外,洛城满城刁民,这鸣冤鼓就没停过一时半刻,都他娘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久而久之柳朿烦了,又命人将鸣冤鼓搬了回去,鼓槌都给撅了。”
“靠,怪不得别人一提起边关重镇的百姓就说是刁民。”
唐云也是误会了,鸣冤鼓最重要的是中间那个“冤”字,冤情的冤。
正常商业纠纷、口角争吵,乃至是冲突流血,找衙署文吏就行了,能调解就调解,不能调解一人给俩嘴巴子,如果俩嘴巴子还不好使的话,代表事情比较严重,根据实际情况汇报给各班房,看看哪个班房管,最后才是升堂。
百姓根本不懂这些事,家里鸡窝少了个鸡蛋或者多了个篮球,屁大点小事都会来敲鼓,以为只要敲鼓了就能升堂,当官的就能断案,断案后鸡就会打篮…鸡蛋就会找回来。
远处传来衙役的呼喊声,车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