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祖籍并不在洛城,而是在南阳道州城,州城附近全是山,石料多,开采石料的石厂十之八九都是童家名下的,旬阳道各城,只要是固城修葺,都要找童家。
到了这把年纪的童瑾,本应早就放权了,让族中二代子弟接掌家主大权。
很多人提起童瑾,都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正是因他那幼子,才二十七岁的童砺。
其实古代世家和天家都差不多,立嫡以长不以贤。
长,长兄,长子。
为什么说立长,而非立贤。
因为“贤”不好定义,这个概念很模糊。
什么叫贤,很多时候“贤”会变成弱肉强食,就是一群亲兄弟杀来杀去,最后活下来的,干掉其他竞争者的,才是“贤”,唯一活下来的,就成“贤”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因此才会出现立嫡以长不以贤。
童家本应立长,这么多代传承下来,大部分家主也都是“立长”,怕的就是窝里斗。
结果轮到童瑾了,上了岁数,突然就糊涂了起来,不想立“长”也就算了,还想立幼,就因为“幼子”童砺从小陪伴在他身边,也是他最为宠溺的孩子,没有之一。
立幼,先不说行不行,主要是这个童砺没有任何长处,没有任何闪光点,全身都是污点。
就是因为童瑾想要让童砺上位,族中平辈,包括小辈,没人同意,因此他才迟迟不放权,一直耗着,拖着。
再说童砺,这家伙也在洛城,唐云还听说过这小子的名号。
其为人怎么说呢,但凡和人沾边的事,他是一点都不干,别说和人沾边,拟人的事他都不干。
给无臂老人身上撒痒痒粉、把盲人放跑步机上和人家说往前走一会就到家了、给瘸子拐杖下面装万向轮、去贫困山区送健胃消食片,说的就是这种鸟人。
从小到大,童砺被童瑾娇惯的都没人样了,七八岁的时候就对女婢施以暴行,十来岁出头,带着一群狗腿子招摇过市,百姓都不敢看一眼,只要是对上眼神了,轻则辱骂,重则围殴,十六岁的时候,小妾高达二十七人,一个正房都没有,二十岁出头,那么厚的一本“律法”,就差书皮没犯过了。
原本这小子是在州城混的,新君登基改朝换代后,童砺被“放逐”了,从州城放逐到了洛城。
州城中没人敢得罪童砺与整个童家为敌,洛城可不是,这地方是边城,还有个宫家,知府柳朿更是出了名的六亲不认。
童砺被放逐后,估计童瑾也是怕这小子有一天横尸街头,也跟着搬来了,不过还是没指定接班人,没有放下家族大权。
小主,
童砺到了洛城后,的确是收敛了不少,起码没闹出过人命官司。
至于牛犇说的“从龙之臣”,其实有点夸张,无非就是新君登基之前,童瑾作为童家掌舵人,力排众议让童家在京中的子弟支持新君登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