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落字,老帅不是以南军大帅的身份,而是以英国公,以一个勋贵的身份书写这份信件。
字里行间,看似是对整件事的担忧与不解,又何尝不是对唐云的欣赏以及举荐。
洋洋洒洒数千字,从一开始的一气呵成,到将纸张揉成一团再次研磨提笔。
落笔,字字斟酌,句句再三考量。
又是揉成一团,又是再次落笔。
一直写到了夜深人静,
宫万钧抬起头,双目之中满是血丝。
他不怕劝谏,不怕劝谏之言招来宫中猜忌。
他只怕为唐云抱不平,为唐云招来宫中猜忌。
一封信写了又写,宫万钧只想让宫中明白一件事,一个道理。
人,以是非定立场,奴,以立场定是非。
朝廷诸臣,以立场看待唐云在南关的所作所为。
朝臣无法确定唐云是不是宫中的人,他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唐云不是读书人,不是文臣,他是勋贵之后,即便不是宫中的人,也不是文臣的人,不是朝廷的人。
因此他们对不守规矩的唐云,带着天然的恶感。
宫中不应如此,应以是非看待唐云在南关的所作所为。
抛去唐云是勋贵之后的这个身份,只看待他的言行,他的举动,他的目的,那么宫中就应支持,就应信任,而非派人送来这不知所谓的申饬圣旨。
远在京中的天子,哪能想到,自己的一拍脑袋,加上一个狗太监擅作主张,竟让他这天子无比重视的一群人,对他产生了质疑,强烈的质疑以及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