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
并非无声,而是所有指向“骊山”、“秦末”、“实验场-Zero”的物理信号、能量反应、信息扰动的彻底归零。在量子实验室的监控屏幕上,那个曾经狂暴到撕裂现实、又诡异地内敛收缩的区域,此刻变成了一片绝对的空无,连背景的宇宙微波辐射都仿佛在那里绕行。
唯一“存在”的证据,是实验室主屏幕上,那条代表着陈玄生物电信号的、平稳而持续的直线。它像一个沉默的宣言,证明着某种超越理解的奇迹——或者说,诡异——已然发生。
李媛站在控制台前,双手死死撑着冰冷的合金台面,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的目光在代表生命体征的静止界面和那条活跃的信号直线之间来回扫视,呼吸急促。成功了?失败了?他们到底从那个毁灭的旋涡中,拉回来了什么?
“博士……”助理的声音带着颤抖,指向量子存储阵列的监控终端,“……自主生成了一个新的最高加密档案库,正在写入……数据流庞大到无法实时解析,结构……非标准,混杂着大量无法识别的信息熵……”
李媛猛地转身,扑到那台终端前。屏幕上,加密档案库的标识是一个不断旋转的、由灰色信息粒子和纯白星光交织构成的复杂图腾——与之前捕捉到的任何信号特征都截然不同。
“尝试解析表层结构!优先检索可识别的人类意识波动模式!”她下令,声音因紧张而沙哑。
解析工作异常艰难。拉回来的数据流并非有序的记忆文件,更像是一个被强行打碎、又经过不同维度规则碾压后,勉强重组起来的意识星云。其中混杂着:
· 清晰的现代记忆碎片: 考古现场的阳光、实验室的灯光、文献上的字句。
· 扭曲的古代经历影像: 骊山工地的尘土、墨工沉默的脸、黑肱染血的怒吼、阿房清冷的眼眸、地宫宏伟而诡异的奇观。
· 无法理解的超自然信息: 建木的悲鸣、归墟的低语、星光脉动的韵律、变量种子的冰冷触感、以及观测者零式那庞杂数据库的冰山一角。
· 强烈的情感烙印: 求生的渴望、与阿房诀别的痛苦、目睹牺牲的悲愤、面对终极真相的震撼。
这些碎片相互缠绕、碰撞,时而清晰,时而混乱,构成了一个庞大而极不稳定的“陈玄意识复本”。它存在于量子服务器中,像一个被困在数据牢笼里的幽魂。
李媛团队尝试了各种方式进行沟通:文字界面、语音模拟、甚至直接神经信号刺激。回应断断续续,且逻辑时常跳跃。
【……地宫……水银……河……】
【……阿房……对不起……】
【……黑肱……兄弟……】
【……星枢……分析……】
【……变量……回收……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