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个实验

寂灭星芒 云逸福清 1834 字 16天前

“啪!”

一声轻响,他左脚鞋那原本系得好好的鞋带,竟毫无征兆地突然崩开,松垮垮地拖在了地上。

“哎哟!” 赵强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幸亏扶住了旁边的墙壁,才稳住身形,模样颇为狼狈。

“强哥,你没事吧?” 张倩吓了一跳,赶紧上前搀扶。

赵强有些恼火地低头看着自己散开的鞋带,嘟囔着:“真他妈邪门,早上刚系的……”

而始作俑者林默,此刻心中却是巨浪翻涌!成功了!他真的做到了!通过放大一个微小的“因”(鞋带本就存在的松散趋势),促成了一个意料之中的“果”(在特定时刻断开)!

虽然精神消耗比间接干预更大,但这证明了他的能力并非只能被动观察或借助物理动作,而是可以直接、主动地去影响因果的概率!

他没有停留,趁着赵强和张倩注意力都在鞋带上的空隙,迅速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隔间。心脏在胸腔里激烈地跳动,不是因为后怕,而是因为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与恐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坐在熟悉的电脑前,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待归档文件,林默的心却再也无法像往常那样平静。他像一个刚刚得到新玩具,却发现这玩具可能连接着高压电的孩子,既兴奋不已,又战战兢兢。

整个上午,他都有些心不在焉。他尝试着在工作中有限度地运用“因果洞察”。比如,在整理一堆年代久远、顺序混乱的照片时,他通过观察照片之间微弱的“时空关联”因果线,比以往快了三倍不止地将其准确排序。又比如,在寻找一份失踪已久的档案时,他顺着几条代表“移动轨迹”和“错误归档”的灰色细线,很快就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发现了目标。

工作效率高得惊人。

但同时,他也更清晰地感受到了能力的限制。长时间集中精神观察因果线,会带来明显的头痛和精神疲惫。而试图干预稍微复杂一点的因果(比如影响同事给他递一份文件的想法),不仅极其困难,消耗巨大,而且结果往往充满不确定性,那纷乱的因果线让他眼花缭乱,难以把握。

这能力更像是一把极其精密但也极其娇贵的瑞士军刀,需要准确的选择和谨慎的使用,绝非无所不能的许愿机。

午休时分,他拒绝了同事一起吃饭的邀请,独自一人坐在档案馆后院那棵老槐树下。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点。

他拿出手机,犹豫着,点开了通讯录。苏晚的名字和号码静静地躺在那里。他“看”到那根连接着自己与苏晚的因果线,比昨夜清晰了一些,白色为主,代表着持续的“感激”和初步的“联系”,但其间似乎也夹杂着一丝极淡的、代表“调查”或“好奇”的灰色。

她毕竟是警察。自己的说辞,能完全骗过她吗?

正当他对着手机出神时,一个略带沙哑和威严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林默。”

林默抬起头,心中微微一怔。是档案馆的副馆长,李建国。一个平时不苟言笑,专注于学术,几乎从不过问普通职员事务的老学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