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筑铁路贯通南北 设电报瞬息万里

电报线的铺设则相对安静,但速度更快。一根根木杆或水泥杆被竖立起来,闪烁着瓷光的绝缘子串挂上铜线,如同给帝国织就了一张无形的信息网络。新设立的电报学堂内,第一批学员正在洋教习的指导下,紧张地学习着莫尔斯电码和收发电报。

沈富安成为了最忙碌的人之一。他周旋于各国银行家、工程师与国内商人之间,谈判、签约、付款、催货。他的商业网络成为了设备采购和资金周转的大动脉。

文履谦代管的外交部则忙于应对列强的关切。英国人对长江流域的铁路权益表示,法国人对西南线路提出,德国人则积极推销他们的工程师和设备。文履谦谨记柏凌云的指示,利用矛盾,左右逢源,既要引进技术,又要坚决保住路权与矿权。

进展并非一帆风顺。塌方、事故、瘟疫、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时有发生。技术的瓶颈让工程一度停滞。但每当此时,来自新京的旨意总是异常坚决:加拨款项,增调人手,不惜代价!

第一条贯通的消息来自电报。当从新京发往北都的第一份电报,在片刻之间就收到回复时,整个电报总局沸腾了!这意味着,皇帝的命令,不再需要快马加鞭跑上一个月,而是瞬息可至!

紧接着,南北大动脉的第一段,新京至韶关铁路,率先通车。当披红挂彩的蒸汽机车拉着几节车厢,轰鸣着驶出车站时,围观的百姓发出了震天的惊呼和欢呼!他们亲眼见证了这钢铁巨兽的力量与速度。

捷报传入宫中时,柏凌云正与林才人于御花园中散步。闻此喜讯,他龙颜大悦,难得兴致勃勃地向林才人解释起铁路与电报之原理及其对帝国的深远意义。林才人虽听得半懂不懂,却为皇帝的高瞻远瞩和此刻的欣悦而由衷欢喜。

柏凌云在启元殿对文武百官,特别是对柏凌岳、柏凌川等兄弟说道:“众卿可见,此非仅为土木工程,实乃帝国之新生。铁路所至,电报所通,便是帝国意志血脉所及之处。将来运兵、调粮、通商、治民,皆赖于此。日本蕞尔小国,为何敢窥伺中华?皆因我疆域虽广,却肢体不便,神经迟钝。如今,朕正在给这巨人接续血脉,贯通神经!”

帝国的筋骨在汉阳锻造,而帝国的血脉与神经,正随着铁轨的延伸和电波的流淌,变得越来越强健、越来越敏锐。一个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的庞大帝国,正在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