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曹文翰展开一份文件,“这个计划名为‘启元整军’,核心在于‘尊重元老、提拔新锐、强化技术’。”
“第一,尊崇元老,设立高阶荣衔与顾问体系。”
“准备设立‘帝国元帅’最高军衔,授予功勋卓着、资历深厚的宗室统帅和老将。首批人选,臣等建议包括武王殿下、定王殿下、靖王殿下,以及萨镇冰、陈璘、邓安邦、王士珍、宋占彪等大人。受衔者地位尊崇,参与最高军机决策,可以逐步从繁重的一线指挥中解脱,专注于战略规划与督导。”
“同时,在大都督府下增设‘军事参谋府部,聘请王士珍、宋占彪等功勋老将为参议官,以他们宝贵的经验咨议军政,培养后进。部分老将也可以转任新成立的‘帝国皇家军官大学’总教官。”
“第二,大力提拔新锐,优化指挥体系。”
“陆军方面,准备将现有常备军及新建各军,整合编成七大战略兵团。推荐提拔马啸川、吴佩孚、赵守诚、蔡锷、蒋百里等年富力强、战功显赫的将领,出任兵团统帅。各军、师级单位,也要大量晋升徐树铮、李烈钧、李根源等少壮派军官,充实关键岗位。”
“海军方面,四大舰队可以适当整合,提督人选,应该进一步年轻化,像邓绍忠、李垠等正值壮年,应该赋予更重要的职责。同时,强化海军陆战队、海军航空兵及潜艇部队建设,将其提升到与主力舰队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三,强化技术兵种,革新编制装备。”
“陆军需要加速装甲部队、炮兵、工兵及陆军航空队的现代化建设,组建独立的装甲师和加强炮兵旅。全面换装新一代‘启元二式’步枪、轻重机枪及迫击炮。”
“海军则需要调整造舰计划,优先保障航空母舰、远程潜艇及高速巡洋舰的建造与服役,将‘天帝’级后续舰、新设计的专用航母作为未来舰队核心。对现有战列舰、巡洋舰进行现代化改造,加装防空火力和雷达设备。”
柏凌云听完曹文翰的详细汇报,目光转向柏凌岳、柏凌峰、柏凌锐:“凌岳、凌峰、凌锐,你们觉得如何?”
柏凌岳沉声道:“曹尚书考虑得很周全。老将们功在社稷,理应尊崇优待,但军队不能暮气沉沉。蔡锷、蒋百里等人久经战阵,足以独当一面。这次整编,正是时候。”
柏凌锐也点头同意:“海军也一样。萨老都督是帝国海军的定海神针,但具体事务确实需要精力更加充沛的人来执行。舰队结构调整,强化航空与潜艇力量,也是未来海战的发展趋势。”
“好。”柏凌云最终拍板,“既然如此,就由大都督府会同兵部,根据这个方略,细化‘启元整军’方案,确定各级将领调整名单、部队新编制表及装备更新计划,报朕批准后,逐步实施。冯国公治丧期间,整军计划的前期筹备工作就可以开始,等丧仪完毕,便正式颁布施行。”
“臣等遵旨!”柏凌岳、柏凌峰、柏凌锐、曹文翰等齐声应答。
冯国璋的去世,就像一片秋叶飘落,在国际联盟成立的宏大叙事中,似乎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在新京的权力核心,这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宣告了帝国军队依赖老将征战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更加制度化、专业化、年轻化,并着眼于未来战争形态的新军事时代的开启。
三日后,在武英殿的最高军事会议上,武王柏凌岳详细说明了整军方案和部署。
“臣与大都督府、兵部同僚商议,决定在原有九个常备军基础上,整合新组建的六个常备军、蒙古骑兵部队以及南洋、东瀛、天竺等地驻防部队,组建七大集团军。每个集团军兵力约二十万,各自负责一个方向的作战任务。预计帝国陆军总兵力将达到一百六十万人”
兵部尚书曹文翰立即展开巨大的兵力部署图,柏凌岳详细说明:
第一集团军,司令段祺瑞,主要由第六军、第十军等整编而成,司令部驻圣彼得堡,下辖第一军李根源部(驻里加)、第二军蒋雁行部(驻考纳斯)、第三军陈宦部(驻维尔纽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集团军,司令马啸川,主要由第八军、第十二军等整编而成,司令部驻明斯克,下辖第四军李根源部(驻格罗德诺)、第五军张孝准部(驻布列斯特)、第六军陆锦部(驻平斯克)。
第三集团军,司令吴佩孚,主要由第九军、第十一军、蒙古骑兵师等整编而成,司令部驻基辅,下辖第七军巴特尔部(驻利沃夫)、第八军施承志部(驻文尼察)、第九军吴元泽部(驻敖德萨)。
第四集团军,司令赵守诚,主要由第三军、第五军等整编而成,司令部驻索菲亚,下辖第十军蓝天蔚部(驻贝尔格莱德)、第十一军马福祥部(驻维丁)、第十二军卢静远部(驻瓦尔纳)。
第五集团军,司令何雄,主要由第四军、天竺驻防军等整编而成,司令部驻斯科普里,下辖第十三军徐树铮部(驻普里斯蒂纳)、第十四军万廷献部(驻地那亚)、第十五军唐在礼部(驻发罗拉)。
第六集团军,司令蔡锷,主要由第二军、东瀛驻防军、部分第七军等整编而成,司令部驻巴拿马城,下辖第十六军柏凌均部(驻科隆)、第十七军张凤翙部(驻科隆)、第十八军张之江部(驻巴拿马城)。
第七集团军,司令蒋百里,主要由第一军、南洋驻防军、部分第七军等整编而成,司令部驻珍珠港,下辖第十三军李烈钧部(驻珍珠港)、第十四军张绍曾部(驻荷兰港)、第十五军王廷桢部(驻安克雷奇)。
同时整编各省驻防军,组建帝国近卫军,司令等安邦,下辖十个近卫师,负责驻守新京、北京、东瀛府、迪化、星州、悉尼、巴格达、莫斯科等京畿和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