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狄青年表(1008年—1057年)
第一章 寒门崛起,代兄受涅 (1008—1038)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生于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一贫寒农家。字汉臣。其祖上虽与唐代名相狄仁杰同源,但至其父祖时,已沦为民户,无官身记载。
天圣五年(1027年) 因其兄狄素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承责,被“黥面”并补录为京师拱圣营的一名士卒,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脸上刺字(面涅)成为其一生最显着的标志,也激励他奋发图强。在军中,他刻苦习武,尤善骑射,本领远超同侪。
第二章 西疆鏖战,声名鹊起 (1038—1044)
宝元元年(1038年) 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宋夏战争全面爆发。狄青被选派至边疆,任延州指挥使,隶属于经略判官尹洙。
宝元、康定年间 (1038—1041)在延州(今陕西延安)前后四年,经历大小二十五战,身先士卒,屡立战功。
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在安远之战中,他身负重伤,但闻敌寇至,即挺身飞速赶往,士卒争相为其效力,成功击退敌军。
因其勇武,“面涅将军”或“狄天使”之威名,响彻西夏军中。
庆历元年(1041年) 经略使韩琦、范仲淹对其非常赏识。范仲淹尤其看重他,授以《左氏春秋》,并告诫:“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从此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智勇双全。
庆历二年(1042年) 因战功累迁至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