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6章 镇守京师 平台赐诗(1621-1630)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1256 字 15天前

秦良玉伏地谢恩时,皇帝又特赐尚方剑,许她“便宜行事”。离京那日,京中士民争相送行。有人注意到,她的白杆枪上系着御赐的黄绫,与哀悼的白布交织在一起,在冬日的阳光下格外醒目。

这首御诗很快传遍九边,《明史》后来将其完整收录,成为后世研究明末军事史的重要史料。而秦良玉在平台召对时提出的九策,虽因党争未能尽数施行,但其精髓被孙承宗、袁崇焕等督师吸纳,体现在后来的关宁防线上。

烽烟再起,星夜驰援。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崇祯二年(1629)。已届花甲之年的秦良玉正在石柱整饬军备,突然接到八百里加急:皇太极亲率八旗劲旅,绕道蒙古破长城而入,直逼北京!

彼时秦良玉旧伤复发,正在敷药。闻讯后,她一把推开医官,下令:“点兵!北上!”

部下劝谏:“太保年事已高,不如遣将前往。”

她厉声呵斥:“浑河岸边,我兄弟可曾问过年龄?”

三日内,她亲率第二批白杆兵八千余人誓师出征。这次她特意带上了新研制的“连环弩车”——将三张强弩固定于车上,以机括联动,可连续发射九支弩箭。

部队昼夜兼程,过黄河时遭遇风雪。秦良玉命人将棉被浸油制成火把,继续夜行。当这支举着火把的队伍在深夜穿过河北平原时,沿途百姓皆惊:“南兵至矣!京师有救矣!”

火牛破阵,广渠扬威。

十一月二十日,白杆兵抵达京郊,立即投入广渠门外的战斗。此时八旗兵已在城外扎营连营十余里,尤其一支重甲骑兵“铁头子”,所向披靡。

是夜,秦良玉登高观察敌营,发现后金军战马皆系于营前。一个大胆的计谋在她心中成形。

她令士兵搜集黄牛二百头,角缚利刃,尾浸桐油。又将白杆枪绑上火把,组成特殊的“火炬枪阵”。子时刚过,突然号炮三响,但见:

火牛阵率先冲出!受惊的牛群拖着火焰直冲敌营,八旗战马顿时惊嘶炸营。紧接着,五千白杆兵手持火炬长枪列阵而前。远远望去,但见火光如龙,枪影如林,竟将夜空照得亮如白昼。

重甲骑兵在火光下无所遁形,白杆兵专刺马腿。更有弩车齐发,特制的破甲箭穿透双重铁甲。战至黎明,广渠门外尸横遍野,尤以“铁头子”骑兵伤亡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