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3章 科举风云(1499-1500)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2025 字 13天前

“这你就不必问了。”徐经得意道,“我花重金买通程府一个得宠的书童,断不会错。”

“此等行径,与舞弊何异?”唐寅正色道,“贤弟还是速将题目销毁,免得惹祸上身。”

徐经不以为然:“伯虎兄太过迂腐。科场之上,各凭手段。再说,这题目未必就是真的,不过参考而已。”

见劝不动徐经,唐寅只好警告他:“你若执意如此,切莫牵连他人。”

徐经满口答应,却在这日午后送来几页文稿:“这是小弟根据题目草拟的策论,请伯虎兄指点。”

小主,

唐寅本欲拒绝,但转念一想,看看徐经写了什么,也好心中有数。这一看之下,不禁暗暗吃惊。徐经虽家境富裕,学问却平平,可这几篇策论不仅文采斐然,见解更是精辟。特别是那篇《治河策》,对黄河水患的分析鞭辟入里,提出的治理方案更是老成谋国。

“这当真是你所写?”唐寅忍不住问。

徐经支吾道:“自然...自然是在下所作。”

唐寅不再多问,心中却蒙上一层阴影。

正月十五元宵节,唐寅独自进城赏灯。在国子监附近的一家书肆,他偶遇了程敏政。原来程敏政那日微服来买书,认出唐寅后主动上前攀谈。

“阁下可是江南唐伯虎?老夫读过你的乡试文章,那句‘圣人守正道,明主思异才’,甚妙!”程敏政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却极有神采。

唐寅连忙施礼。二人就在书肆旁的茶舍聊了起来,从《论语》谈到时政,十分投缘。临别时,程敏政道:“三日后老夫在府中小聚,有几个门生过来论文,伯虎可有兴趣?”

这样的邀请,对任何一个举子都是难得的机遇。唐寅犹豫片刻,还是婉拒了:“多谢大人厚爱,只是考期在即,学生还想多温习几日。”

程敏政赞赏地点点头:“不骄不躁,甚好。”说完便告辞离去。

唐寅站在茶舍门口,望着程敏政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心中忽然有些不安。

二月九日,会试正式开始。贡院门前车马塞途,各地举子排成长队等候搜检。唐寅见到不少江南同乡,彼此简单寒暄后,便默默整理考篮。

搜检到徐经时,衙役从他的考篮底层摸出几页文稿。徐经连忙解释:“这是平日习作,带来以备参考。”衙役检查后未见异常,便放行了。唐寅在一旁看得分明,那正是徐经之前给他看过的策论。

三场考试下来,唐寅自觉发挥尚可。特别是策论题果然与治水有关,他结合江南水利的见闻,写得颇为顺手。出场时,他看见徐经满面春风,心中那点不安又浮了上来。

变故发生在放榜前三日。那日清晨,唐寅正在客栈院中散步,忽然闯进一队锦衣卫。为首的小旗官亮出腰牌:“哪位是唐寅?哪位是徐经?”

“在下便是唐寅。”唐寅镇定地回答。徐经闻声从房中出来,见状脸色顿时白了。

“奉旨查案,请二位跟我们走一趟。”小旗官一挥手,校尉们便上前围住二人。

“敢问所犯何事?”唐寅问。

“给事中华昶弹劾程敏政泄题,你二人涉嫌舞弊。”小旗官冷冰冰地说。

唐寅脑中“嗡”的一声,转头看向徐经,只见他面如死灰,双腿不住发抖。

诏狱比想象中更加阴森。唐寅和徐经被分开关押,每日只有审问时才见面。主审官是都察院的御史,问题翻来覆去只有一个:如何从程敏政那里得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