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目光如炬,字字铿锵。
王仲豁然开朗。
此举既能安抚百姓,又可查抄赃款充作郡县发展之资,实乃一举两得。
详细道来!
王仲兴致愈浓。
主公,泰山郡望族首推羊、李、张三家。
卑职任郡丞多年,深知其底细。羊氏虽势大,却世代清廉,自悬鱼太守羊续以来,皆克己奉公。
然李氏、张氏盘踞洙珷之畔,强占良田,私养部曲,横行乡里,暗通山寇。若以迅雷之势铲除二族,既可昭雪民愤,又能招揽羊氏贤才,实为良策!
一百七十八
刘基口若悬河,将胸中谋划和盘托出。
一切都已明朗!
其实他早有意整顿士族势力,只是苦于没有一位敢于对士族下重手的明主。
而今真命天子既至。
刘基自然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妙极!此策甚合吾意!
王仲击掌赞叹,声若洪钟:得伯温相助,何愁宏图不展!
刘基见主公如此反应,心中大悦。
当即躬身施礼:基愿效犬马之劳,以报主公赏识之恩。
伯温不必多礼,且来商议具体事宜。
王仲搀起刘基,二人随即细商实施方略。
翌日破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郡守府门外立起一面朱漆大鼓。
名曰:登闻鼓!
刘基将连夜拟就的告示张贴于榜,向围观的百姓高声宣告:
父老乡亲们,且听我一言。
街上行人纷纷驻足,将鼓架围得水泄不通。
这不是郡丞大人吗?此举何意?
摆这么大一面鼓,莫非是要招募乐工?
有识字的吗?告示上写的什么?
......
刘基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朗声道:
新任郡守王大人心系黎民,特设此鼓。若有冤情者,可击鼓鸣冤。若查证属实,定当秉公处置!
围观民众闻言哗然,议论纷纷:
当官的会为咱老百姓 **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哼!说得好听,到时候还不是官官相护?倒霉的还不是咱们!
就是!老汉活了六十载,还没见过真给百姓做主的官儿,别是钓鱼执法的把戏!
......
这般反应,早在刘基预料之中。
果然不出所料,官府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
摆在眼前的伸冤之路,竟无人敢信!
所幸......
刘基早已安排好了“引路人”。
他向身旁侍卫递了个眼色。
侍卫心领神会,又朝不远处的“引路人”使了个眼色。
很快!
一个年轻小伙挤进人群。
锵——
他一把抓过鼓架上的木槌!
咚!咚!咚!
沉重的鼓声骤然响起。
人群中有人认出他:“哎,小王,你这是做什么?”
那被唤作小王的青年高声喊道:“横竖都是死,不如搏一把!万一这位太守真能为民做主呢?”
刘基立即接话:“来人!将击鼓鸣冤者带上公堂,请太守大人亲自审理,定会还你公道!”
吱嘎——
府门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