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帝既殁,众臣回天乏术。
群臣共议当从汉室宗亲中择贤继位。
冲突又来了,该推举谁呢?
如果是刘三?
刘四肯定不服气!
这人纯粹就是个浪荡公子哥。
他凭什么坐龙椅,咱们哪点不如他?
行!
那就拥立刘四登基!
喂!
刘五立刻跳脚反对。
这家伙强占过良家女子,德行有亏,配当皇帝吗?
总之选谁都有人挑毛病。
毕竟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越是这种时候,越能暴露出人性中的阴暗面!
最终大家闹得不欢而散。
不到半个月,全都离开了洛阳城。
袁绍刚回到渤海郡,就采纳郭图的计策,拥立汉室宗亲刘虞称帝,国号仍沿用,并向天下诸侯发出檄文,要求他们面北朝拜,前来进贡!
冀州牧韩馥是袁家的死忠粉,被袁绍三言两语就忽悠住了,立刻加入这个计划,迎接新天子刘虞定都邺城,准备大干一场重整朝纲。
王仲得知这个消息时直接愣住了——
咦?
历史上刘虞不是严词拒绝袁绍了吗?
怎么现在痛快答应了呢?
转念一想倒也合理。
时移世易嘛!
历史上刘虞之所以拒绝,是因为正统皇帝刘协尚在,他名不正言不顺;
如今龙椅空悬,按照汉律他确实具备继承资格。
那可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啊!
刘虞怎能不动心?
其实袁绍的算盘打得精:既然你们争执不休,干脆先把木已成舟,逼着各方势力来朝贺!
不得不承认,袁绍这人长得丑,想得倒挺美!
你能捧出个皇帝,
别人就捧不出来?
天下第二位称帝之人,竟是荆州刘表!
这刘表原想坐收袁术渔利,偏巧撞上汉帝驾崩这茬。袁术、刘表二贼当即沆瀣一气,结成同盟——刘表登基称帝,袁术则凭四世三公之名为其撑场。二人竟妄图平分天下,建立所谓政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家伙!袁氏兄弟这般举动,直接引发称帝狂潮!
不出旬月:
- 江东孙坚联合刘繇在扬州自立,国号;
- 兖州曹操勾结刘宠于豫州称帝,国号;
- 汉中张鲁与刘焉在益州僭越,国号。
那吕布杀到长安时,见董卓已亡,便问计贾诩。这毒士不知是戏谑还是当真,竟怂恿道:何不随波逐流?这莽夫当即扯来个刘姓宗亲,自称中山靖王后裔,什么易江王玄孙,公然在凉州称帝,定都长安,国号!
呵!连这等冒牌宗亲都敢僭越称帝,那些正牌汉室后裔岂甘落后?短短两月间,各路如野草疯长。连王仲熟知的刘忠、刘续、刘稚之流,竟也纷纷戴上冕旒,坐上龙辇,妄称九五!
王仲只觉荒唐至极!这世道当真疯魔——也不掂量自己斤两,就敢南面称孤?转念又想,这些人有何不敢?能过把皇帝瘾,倒也算不枉此生。
朝中忠良对此皆心灰意冷。然则又能如何?至多发几句牢骚,最终不是被迫出仕,便是归隐田园。而王仲......
最终,王仲率军回归泰山。
不到一月,各路请帖便堆满了他的案头。
实在推脱不得。
无论是诛杀张角的功劳,还是击溃董卓的战绩,任何一项都足以震动天下雄主。
实乃难得良才!
各方势力争相拉拢。
就连刘忠、刘续这样的旧交也频频登门。
结果如何?众人皆被拒之门外,败兴而归,徒留叹息。
王仲此举自有考量。
泰山周边汉室宗亲盘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