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和舅舅一家的来访,如同投入湖心的暖石,荡漾起的温情涟漪尚未完全平复,离别的日子却已悄然而至。
明天,云游就要背上行囊,踏上北上的列车,奔赴那座承载着无数梦想与机遇的宏伟都城。
晚饭的气氛有些异样。桌上的菜比往常更丰盛,都是云游爱吃的。
母亲李素芬不停地给他夹菜,恨不得他把所有盘子都清空,仿佛这样就能将母爱一并装进行囊,陪他远行。
父亲云建国则沉默地喝着闷酒,目光时不时地落在儿子身上,那目光里有骄傲,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不舍和担忧。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安静而沉重的气息,连咀嚼食物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清晰。
饭后,云游帮着母亲收拾碗筷,却被李素芬轻轻推开:“你去歇着,明天还要赶路,这些妈来就行。”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云游没有坚持,他走到院子里。
父亲正蹲在门槛上,就着昏暗的灯光,一遍遍地检查着那个崭新的、印着“国府大学”字样的行李箱的轮子和拉链,又拿起云游明天要穿的那双运动鞋,看了看鞋底,用手摸了摸,似乎担心鞋底不够耐磨。
看到云游出来,云建国有些不自然地放下鞋,咳嗽了一声,指了指墙角几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那…那是你妈给你准备的…
老家新米,晒好的红薯干,还有她腌的辣酱咸菜…
说是首都买不到这个味…
你看…方便带就带点…”
云游看着那几大袋东西,心中涌起一股酸涩的暖流。
他知道,这里面装的何止是土产,更是父母沉甸甸的、无处安放的牵挂。
“爸,带不了这么多,路上不方便。
我每样带一点,尝尝味道就行。”云游轻声说。
云建国“嗯”了一声,低下头,又开始卷旱烟,火柴划了好几次才点着。
烟雾缭绕,模糊了他黝黑而写满风霜的脸。
夜色渐深,暑气稍退。
一家三口坐在院子里乘凉,却谁也没有说话。
远处的蛙鸣和近处的虫叫,反而衬得这小院愈发寂静。
最终还是李素芬先开了口,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轻柔,却又充满了千般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