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准备收拾东西开溜时,宋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
“诸位,请留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他。
“宋河,你又想干嘛?”那个叫周小胖的男孩嘟着嘴,一脸不高兴,“先生都下课了。”
宋河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小米牙,显得人畜无害。
“我知道先生讲的有些快,大家可能没跟上。”
“我想,我们不如留下来,一起把今天先生讲的内容,再温习一遍,可好?”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温习?
我们连听都没听懂,温习个什么劲儿?
再说了,你好心帮我们?你巴不得先生讲得再难一点,好显得你一个人厉害吧!
孩子们的想法,几乎都写在了脸上。
卢晚、墨卿几人立刻围了上来,簇拥在宋河身边。
卢晚皱着眉,压低声音道:“老大,管他们干嘛?这群笨蛋,昨天还在背后说你坏话呢!”
宋河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环视一圈,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怀疑的眼睛,不急不缓地开口。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
“你们觉得,是我让先生讲得这么快的,对不对?”
没人说话,但那表情分明就是默认了。
“可你们想过没有,先生所讲,皆是‘策论’之学。这不仅是秀才试的重点,更是将来经世济国的根本。”
“我们既然来了官学,总不能只满足于背几本经书,当个童生吧?”
“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
“我一个人听懂了,没什么意思。若是大家都能听懂,我们一起讨论,那才叫真正的学问。”
他的话,掷地有-声,不像一个十岁的孩子,倒像个循循善诱的先生。
那番“一个人走”和“一群人走”的言论,让一些年岁稍大、懂点事理的孩子,若有所思。
可大部分孩子,还是将信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