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身躯,本就还在发育,长时间的端坐,让他的腰背酸痛无比。
但他两世为人,心志之坚韧,远非这些普通士子可比。
好在,他将答题、吃饭、休息的时间,都做了最精密的规划。
每一分每一秒,都被他利用到了极致。
对于那道“青州水患”的策论,他更是写出了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解。
他没有空谈“王者以民为本”、“应效仿大禹治水”之类的陈词滥调。
而是直接从数据入手。
他利用脑海中的知识,结合从水利司看来的档案,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推算出青州历年洪峰的规律。
然后,他提出了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中游,裁弯取直,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下游,开挖泄洪区,建立预警机制。
甚至,他还天马行空地提出了“以工代赈”和“水利彩票”的构想。
招募灾民修筑水利,官府发放工钱,既解决了灾民生计,又完成了工程。
发行彩票,募集民间资金,用于水利建设,中奖者可获赏银,甚至减免赋税。
这些想法,任何一个拿出来,都足以让这个时代的官员们目瞪口呆。
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轻轻放下笔时,窗外已是第三天的黄昏。
最后一缕夕阳,透过小小的天窗,洒在他的卷面上,将墨迹染上了一层金色。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身体很累,但精神,却异常的亢奋。
……
当!
终场的锣声,终于敲响。
号舍的门,被一一打开。
考生们相互搀扶着,跌跌撞撞地走了出来。
一张张面孔,蜡黄,憔悴,胡子拉碴,眼窝深陷。
三天前的意气风发,早已荡然无存。
贡院外,等候多时的家人们一拥而上。
哭声,笑声,呼喊声,混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