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薪火相传

“格物?”张猛愣了愣。

“对。”沈炼从怀里摸出本《洗冤录》,翻到“验箭伤”那页,“你看这卷里说,‘箭簇入肉,以手扪之,知其深浅;以刀剖之,知其走向’。射箭也是一样——你得知道箭怎么入靶,怎么偏靶,才能让箭‘听话’。”

张猛似懂非懂地点头。沈炼指着箭靶上的箭痕:“你方才射的这二十支,有十五支偏右。为什么?”

“我……我右手使力比左手猛?”

“不。”沈炼摇头,“是你拉弓时,右肩比左肩高半寸。力从右肩出,箭就偏右。”他站起身,拉着张猛的手臂比画,“看,拉弓时双肩要平,像担水——左边沉,右边也沉,箭才会直。”

张猛跟着比画,动作生硬得像根木棍。沈炼笑了笑:“别急,我当年学箭时,三个月射不中靶心。后来跟着个蒙古射手学了半月,才明白‘松而不懈’的道理。”

药香里的“辨微”

后院的药庐里,赵小刀正蹲在药柜前,对着《洗冤录》抄录批注。他穿件月白短衫,袖口沾着药粉,发间插着支木簪——那是孙掌柜送的,说是“读书人该有个雅物”。

“小刀。”沈炼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赵小刀抬头,手忙脚乱地合上书:“大人,您来啦。”他指着案上的药罐,“我正按您说的,整理‘验伤’的批注……”

沈炼走过去,拿起他抄录的纸页。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凡生前殴伤,血必聚于伤处;死后殴伤,血不聚。”旁边画了个箭头,标注:“《洗冤录》卷三‘辨伤’篇。”

“你这注得太笼统。”沈炼用炭笔在“血必聚于伤处”旁画了个圈,“要补‘血聚处必有红肿,红肿处按压有痛感’。前日西市绣坊案,死者胸口有刀伤,仵作说‘血不聚’,我便按了按伤处——没肿,没痛,方知是死后伪造。”

赵小刀凑过来,盯着纸页上的批注:“大人,您这补充……比原书还清楚。”

“原书是‘死法’,我们要的是‘活查’。”沈炼从药柜顶层取下个青瓷罐,倒出些深褐色的药粉,“就像这‘活血生肌散’,原书记‘用黄酒调敷’,可我加了半钱乳香——乳香活血,能让药效渗得更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