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没等孙浩说完,抓起外套就往家赶。路上,他给苏晚晴发了条语音:“晴晴,搞定了,现在往回走,中午的鱼汤肯定赶得上。”
到家时,客厅里飘着鱼汤的香气。苏晚晴还靠在沙发上,平板里的培训直播还在继续,小电正拿着彩笔在白板上画“学会技术的玉米”。母亲从厨房探出头:“回来得正好,鱼汤刚炖好,放了点红枣,补气血。”
林凡走过去,坐在苏晚晴身边,轻轻摸了摸她的小腹:“辛苦你了,等周末团建,咱们去农教基地,让你看看老乡们学技术后的玉米地,肯定特别喜人。”
苏晚晴笑着点头,刚要说话,门铃响了。强子带着妻子和小宇来了,手里拎着个大袋子:“凡哥!苏姐!这是农教科技给农户发的技术手册,我拿了几本,周末团建时让农技员给你讲讲孕期能吃的玉米食谱;还有这是我媳妇织的小袜子,给两个宝宝的!”
胖子也来了,手里拿着份农教科技的合作意向书:“凡子,省农业厅刚跟农教科技约定,明年要在全省推‘农技云课堂’,老乡们在家就能学技术,再也不用跑远路;咱村的玉米地,以后也能请农教的专家定期指导,产量肯定还能涨!”
晚饭时,餐桌上摆着鲫鱼豆腐汤、清炒西兰花、清蒸虾,全是母亲特意给苏晚晴做的营养餐。小电坐在宝宝椅上,给苏晚晴夹了块豆腐:“妈妈,吃了豆腐,宝宝长得壮!”父亲给林凡倒了杯红酒,眼里满是笑意:“现在不仅老乡们能学技术、多赚钱,咱们家又要添丁,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
夜色渐深,林凡抱着苏晚晴坐在阳台,小电靠在他们身边,手里拿着农教科技的技术手册,正指着玉米的图片问东问西。远处,农教科技的培训教室还亮着灯,农技员还在给晚来的老乡补课。苏晚晴靠在林凡肩上,轻声说:“真希望宝宝出生后,也能看到这么热闹的乡村,看到老乡们靠技术过上好日子。”
林凡握紧她的手,看着天上的圆月:“会的。以后咱们带着两个宝宝,来农教基地看培训,去玉米地看收成,让他们知道,爸爸做的事,不仅是守护一份事业,更是守护无数像咱们家一样的团圆——守护老乡的丰收,就是守护咱们的幸福。”
他心里清楚,资本的博弈或许还会有新的花样,但只要守住“让老乡有技术、有智慧、能增收”的初心,再狠的“农教局”,也抵不过这满室的温馨,抵不过培训教室里老乡们求知的眼神,抵不过新生命带来的希望。毕竟,所有脱离“农业要智兴、农户要成长”的套路,最终都只会输给田埂上那株结满果穗的玉米,输给老乡眼里的光亮,输给家人团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