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听了张大爷的故事,没说信也没说不信,但也没再接着找舍利了。最后只把那些宝贝收走了,还特意嘱咐修缮队:“暗室原样封回去,别破坏了塔身结构。”
小主,
现在那些宝贝都放在大理博物馆里,摆放在最显眼的展柜里,旁边立着块牌子,写着 “1978 年千寻塔出土”。
每天都有游客到大理博物馆,时常还有小朋友指着金佛问:“妈妈,佛牙舍利在哪呀?” 讲解员就笑着说:“它还在千寻塔里呢,跟着神柱一起护着咱们大理,等你长大了,说不定还能在塔下感受到它的灵气呢。”
老李有时候也会带着孙子去博物馆,指着展柜里的金佛说:“你爷爷当年可是第一个看见这宝贝的,那时候啊,王爷爷还差点把盒子晃散了,被队长骂了一顿……” 每次说到这,孙子都会笑得前仰后合。
崇圣寺旁边的万卷楼塔,老辈人都叫它“读书塔”,因为夜里总有人能听见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
据说这朗朗读书声最早能追溯到宋代。当时有个叫李青的秀才,家境贫寒,就借住在寺旁的破屋里,天天去万卷楼塔下读书。
李青读书特别刻苦,天不亮就去塔下背书,天黑了才回去,寺里的和尚都认识他。
那年秋天,李青进京赶考,走前摸着塔身说:“塔啊,等我回来给你添新砖。” 可他一去没了消息,有人说他病重离世,有人说他没考中羞于回来。
没过多久,夜里就有人听见塔里传出《论语》的读书声,还带着李青特有的说话结巴。
后来有人说,是李青死后执念太深,魂魄留在塔中继续读书。
到现在,还有学生考前去塔下转一圈,说“沾沾秀才的灵气”,偶尔夜里路过,还能隐约听见几句“有朋自远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