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顿时瘫软在地。原来曹操早在许都安插了大量眼线,对朝中大臣的动向如指掌。
接下来的三天,许都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整肃。共有十二位大臣被查出参与密谋,其中不乏像杨彪这样的三公重臣。
然而,曹操的手段远不止于此。在肃清叛逆的同时,他开始着手重组朝堂。
父亲,曹丕有些担忧,如此大规模整肃,恐怕会引起朝野动荡。
曹操淡淡道:乱世用重典。若不趁此机会彻底清除隐患,他日必成大患。
第七日,曹操在德阳殿召开大朝会。这是许都兵变后第一次正式朝会,文武百官个个神色紧张。
献帝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他知道,今天的朝会将决定许多人的命运,也决定着他这个天子未来的处境。
曹操身着朝服,缓步走入大殿。他的目光扫过群臣,不怒自威。
诸位,曹操开口,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近日许都之乱,想必大家都已知晓。董承等人假借清君侧之名,行谋逆之实,其罪当诛。
他顿了顿,继续道:但更让本相痛心的是,朝中竟有如此多的大臣参与其中。杨太尉,你还有何话说?
杨彪被押到殿前,却突然大笑:曹孟德,你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董卓何异!今日我虽死,他日必有人取你性命!
曹操不怒反笑:好一个忠臣!那你与袁绍密谋,欲将陛下置于何地?难道袁本初就是忠臣吗?
这番话让杨彪哑口无言。曹操环视群臣,沉声道:本相知道,你们中还有人对本相心存不满。但我要问你们,自陛下迁都许昌以来,朝廷政令可还畅通?百姓生活可还安定?边境可还安宁?
大殿中一片寂静。确实,这些年来,在曹操的主政下,朝廷的威望在逐渐恢复,政局也日趋稳定。
今日,曹操提高声调,本相要宣布三件事。
第一,所有参与叛乱者,按律严惩。但祸不及家人,其家眷可免死罪。
第二,朝中空缺职位,由荀彧、满宠举荐贤能补任。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第三,即日起,改革官制。设尚书台总揽政务,由荀彧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