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送上门的“投名状”

赵四回来了。

像一条被拔了牙,却又被人重新安上铁齿的毒蛇,重新游曳回了这片他熟悉的领地。

器械营的大门是被他一脚踹开的。

木门发出痛苦的呻吟,撞在墙上,荡起一片灰尘。

营里所有的工匠,包括那些正在打铁的、削木的、磨制箭头的,动作都在这一刻停滞了。

数十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阳光被他壮硕的身影挡住,只在他脚下勾勒出一道扭曲的阴影。

赵四的脸色很白,是一种大病初愈的苍白,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脸上那股子深入骨髓的嚣张与怨毒。

他环视一圈,目光像是在搜寻猎物的野狗,最终,死死地钉在了角落里,那个正在低头检查一架秦弩机括的年轻人身上。

李源。

就是这个小子!

赵四的牙关,下意识地咬紧了。

他感觉自己的后槽牙都在发酸。

夯土区的丑态,百将的冷眼,同僚的嘲笑……这些天他所承受的一切屈辱,都源自于这个看似无害的刑徒。

他被调离了油水最足的采石场和夯土区,成了一个只管杂役的闲散监工。

若不是他那位在郡守府里当差的远房表兄,花了大价钱上下打点,他现在恐怕早就成了长城下的一具无名尸骨。

他活下来了。

那么,就该轮到别人去死了。

他迈开步子,径直朝着李源走去。

周围的工匠们,纷纷避让,像是躲避瘟疫。

气氛,压抑得可怕。

王二正在不远处给一柄环首刀开刃,看到这一幕,手里的磨刀石“啪”地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煞白。

他想冲过去,可双腿却像灌了铅一样,动弹不得。

赵四走到李源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李源仿佛没有察觉,依旧在拨弄着手里的弩机,手指灵巧地在那些冰冷的青铜构件上跳跃,似乎在检查每一处榫卯的咬合。

这种被无视的感觉,让赵四胸中的怒火烧得更旺。

但他没有立刻发作。

他从怀里掏出一卷羊皮纸,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尖利而刺耳。

“李源。”

“恭喜你了。”

他刻意将那卷羊皮纸在李源眼前晃了晃,上面的朱砂印记,在昏暗的作坊里显得格外刺眼。

“百将大人看你才华出众,特意给你派了个美差。”

李源终于抬起了头。

他的眼神很平静,没有一丝波澜,就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他看着赵四,看着他脸上那拙劣的表演,心中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

来了。

这熟悉的配方,这老套的味道。

打压不成,就换借刀杀人。

真是一点新意都没有。

赵四被他看得有些发毛,清了清嗓子,将调令展开,用一种抑扬顿挫的、仿佛在唱戏的语调念道:

“北边三号烽火台,防御栅栏前几日被匈奴游骑所焚,亟待修缮。”

“百将赵武大人有令,命器械营工匠李源,即刻前去,总领维修事宜。”

“不得有误!”

“北边三号烽火台!”

这七个字,如同一块冰坨,砸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里。

作坊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所有看向李源的目光,都瞬间充满了同情、怜悯,还有一丝幸灾乐祸。

长城沿线的烽火台,都有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