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数据深潜

终于,在绕过无数重如同荆棘丛生的动态防火墙,穿过层层叠加、迷雾般的加密协议后,她的“感知”锁定了一片标记着“神话/悖论-归档-非标”

的古老科研档案区。这里的资料大多残缺不全,数据包损坏严重,被现代数据标准视为电子垃圾或疯子的臆想,无人问津。

然而,就在这片被视为数字坟场、充满乱码与缺失链接的荒芜之地,一个关键词,如同黑暗中固执闪烁的磷火,反复、顽强地出现在几份看似毫不相关、来源各异的残缺档案索引与破损的注释中——

“逆基因流”。

林蔷薇的精神瞬间高度集中,如同猎鹰锁定了猎物。她调动机械心的全部算力,运算核心微微发烫,如同考古学家在拼接来自不同文明的陶器碎片,将那些散落在不同档案角落里、被故意打乱顺序、甚至用隐喻和代号进行二次加密的文本片段、模糊图表、残缺公式,强行抓取、汇聚、交叉比对、解析还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资料极其残缺,充满了无法验证的大胆假设、大量缺失的关键实验数据和被刻意模糊的引用来源。但核心思想的轮廓,依旧顽强地穿透了时光的尘埃与人为的遮蔽,显露出其惊世骇俗的本质。

它提出的,并非目前所有已知技术(包括圣殿引以为傲的基石科技)都在尝试的“对抗”刑期结晶,或者“修复/清除”异常编码。那是一条被证明的死路,如同黑市医生所言,是圣殿设定的单向进程。

“逆基因流”理论的核心,是引导。

它假设,基因刑期所引发的结晶化,并非单纯的坏死,而是一种生命能量在特定编码指令下,被强制转化为极度有序、但也极度僵化、失去活性的“沉淀”状态。与其从外部强行打破这种有序结构(这几乎必然导致生命系统的整体崩溃),不如寻找到一种特殊的“介质”或构建一个独特的“能量场”,作用于更深层的、超越常规物理层面的生命信息流,巧妙地、精细地引导那些已经“沉淀”的基因能量,使其进行一场颠覆性的逆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