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未知高维来访者

林凡的分解系统将协议逻辑嵌入光桥能量流,形成可识别的高维信号:“我们是跨宇宙协议守护者,节点已稳定,欢迎交流与共识建立。”

脉流微微震荡,随后释放出非线性信号反馈,韩雪捕捉到一种奇异的意识形态波动——既非攻击也非完全理解,而是一种类似思维试探的交流形式。

“它们……像是在问我们能承受多少维度冲击,同时在评估协议是否兼容它们的逻辑。”韩雪低声说道。

林凡点头,他将分解系统核心调至“主动适配模式”,允许协议在不破坏稳定性的前提下,尝试解析高维文明的非线性逻辑。

随着高维信号不断增强,节点内出现微小的能量紊乱:母源与镜像母源的共振流出现轻微延迟,高维符号闪烁异常。秦风立即调整节点分布式能量缓冲系统:

双环共振防护:利用母源与镜像母源的共振环形成动态缓冲区,吸收高维冲击。

分解系统自适应解析:在不干扰协议逻辑的前提下,对高维脉动进行实时分解与重组,形成可理解的数据模式。

意识光核同步:林凡、韩雪和秦风的光核协同运作,成为协议运行的稳定锚点。

林凡意识到,这不仅是一次外部文明的试探,更是对守护者协作能力的检验。任何单一守护者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跨宇宙协议局部失效,甚至影响整个多维文明网络。

韩雪的光丝穿梭节点光桥,她尝试将人类文明的“情感逻辑”注入协议防护层:“即便是未知文明,它们也能感知我们的意图——合作与稳定,而非破坏。”

在协议光桥的中央,三位守护者形成意识阵列,将未知文明的高维脉流引入节点核心,进行初步协商。林凡将分解系统的逻辑映射转换为可被理解的高维符号:

“我们是跨宇宙协议守护者。节点为多维文明提供稳定与合作基础。请表明目的,我们愿意建立安全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