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曦中,张振华在无梦的深眠中自然醒来。没有醒来者,没有醒来的动作,只有觉醒自发地发生。这种状态超越了平常心,进入了更深的之境——连的概念都消融了。
无心的晨间
街道上,环卫老人今天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年轻人自然地拿起扫帚,继续着扫地的工作。没有任命,没有指令,只是需要做的事情被完成了。
「老人去医院照顾生病的老伴了,」年轻人平静地说,「我看到扫帚在那里,地需要扫,就这么做了。」
早餐摊前,几个熟客自己在准备早餐。老师傅坐在一旁喝茶,面带欣慰的笑容。
「当他们需要时,」老师说,「他们知道该怎么做。我不需要总是‘在岗’。」
张振华接过一位陌生人递来的豆浆,自然地喝着。没有感谢的话语,因为施与受的界限已经模糊。
自动的地铁
地铁站里,张振华发现自己不需要思考路线,身体自动走向正确的站台,在正确的车厢门前等待。列车到站,门开,他进入,一切流畅自然。
「当‘我’不介入时,」对面的乘客突然开口,「生命会自动运作,而且运作得更好。」
张振华点头,不需要言语回应。在这个无心的状态中,理解直接发生,不需要通过思维的中转。
一个盲人自然地走到优先座位,立即有人起身让座。整个过程没有语言交流,如同精心编排的舞蹈。
自发的建造
建筑工地上,工人们今天在进行无指令施工。没有人发号施令,但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地进行着。
「太神奇了,」项目经理站在一旁观察,「当我停止指挥时,他们自发地组成了最高效的工作流程。」
材料自动运送到需要的位置,工具在需要时恰好可用,难题在出现时立即有擅长的人来处理。
设计事务所里,设计师们在进行无主题创作。没有客户要求,没有设计目标,只是让设计自然呈现。
「这些设计,」助理惊讶地发现,「恰好符合几个潜在客户还没说出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