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强营区巡查,成立执法队,由栾枝亲兵担任,遇有散布谣言、动摇军心者,可就地处决!
第三,与郑、宋联军加强沟通,晋军将派出军官入驻盟友营地,协助稳定军纪,共享情报,以示坦诚无猜。
第四,即刻起,提升战备等级,所有将士衣不卸甲,兵不离手,随时准备迎战楚军可能发起的强攻!
命令一出,帐中一片肃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栾枝话语中的杀伐之气。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旨在用铁腕稳定局面。
“郑将军,”栾枝看向郑军主帅,语气稍缓,但依旧坚定,“贵我两国,唇齿相依。楚人若破我营,郑国岂能独善?望将军回去,全力安抚将士,戮力同心。我栾枝在此立誓,晋军在,必保郑国无虞!若有三心二意,休怪军法无情!”
郑军主帅被栾枝的气势所慑,同时也明白利害关系,连忙表态:“栾枝将军放心!外臣深知此理,必严约束部下,与晋军共进退!”
铁血手段迅速起到了效果。晋军大营内,公开议论流言的现象戛然而止,虽然恐慌并未完全消除,但秩序得到了恢复。执法队巡逻的身影带来了强大的威慑。郑、宋军营也在晋军的协助和压力下,逐渐稳定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斗椒的攻势并未停止。流言战术效果不及预期,他立刻改变了策略。楚军开始不分昼夜,派出小股部队对晋军营垒进行频繁的骚扰性攻击,时而佯攻东垒,时而偷袭粮道,时而夜间鼓噪,让晋军将士得不到片刻休息,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栾枝识破了斗椒的疲兵之计,命令各部轮番休息,严密防守,绝不出战。双方陷入了意志和耐力的较量。晋军凭借坚固的营垒和严明的纪律,一次次击退了楚军的骚扰,但长时间的紧张对峙,也让将士们的疲惫感不断累积。
南线的僵持和西线的激战情况,不断传回绛都。晋襄公与狐偃、赵衰等重臣日夜商议,忧心如焚。
“国君,南线栾枝将军虽稳住了阵脚,但长久对峙,于我不利。西线胥臣将军虽初战告捷,然独力面对孟明视主力,处境艰难。我国力有限,两线作战,恐难持久啊。”赵衰面露忧色。
狐偃捻着胡须,沉吟道:“为今之计,必须寻求破局之策。南线楚军势大,强攻难胜。或可……在外交上寻求转机?”
“舅父有何良策?”晋襄公急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