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同时爆发。西线惨败,南线告急,赵盾瞬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群臣,那眼神冰冷如刀,让所有与之接触的人都心底一寒。
“赵穿轻敌冒进,丧师辱国,其过在我,驭下不严。”赵盾的声音低沉而清晰,竟先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这反而让众人更加不安。“然,秦楚勾结,亡我之心不死!此非一城一地之失,乃国运之争!”
他猛地站起身,一股凌厉无匹的气势散发开来:“传令!西线,擢升郤缺为河西主将,统辖河西所有兵马,荀林父即刻前往,任其副手,务必守住黄河防线,绝不容秦军踏过河东一步!凡有怯战退后者,郤缺可先斩后奏!”
“南线,”赵盾目光转向栾枝,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栾老将军,还需你坐镇中枢,统筹粮草军械,保障后方。本司寇将亲率中军主力,南下救郑,迎战子玉!”
他要亲自出手了。在威望受损、内外交困之际,他必须用一场更辉煌的胜利,来掩盖西线的失败,重新巩固他无人可以挑战的权威。与楚国的决战,已不可避免
叶邑楚军大营,旌旗招展,士气高昂。子玉接到秦军彭衙大捷、阵斩赵穿的消息,欣喜若狂。
“天助我也!赵穿授首,赵盾断一臂膀!晋国西线溃败,赵盾必方寸大乱!”子玉对着麾下诸将和盟国(郑、蔡、陈等)使者,意气风发,“此时不攻,更待何时?传令三军,加速进军!我要在赵盾反应过来之前,拿下郑国,饮马黄河!”
他拒绝了部下“稳扎稳打,与围攻新郑部队会师”的建议,认为那样会贻误战机。他亲率楚国最精锐的“申息之师”和部分陈蔡联军,撇下行动较慢的步兵和辎重,以战车和轻兵为核心,快速向北穿插,目标直指晋国在南线的重要支点——靠近黄河的邲地。他要在这里,以一场干净利落的野战,击溃可能来援的晋军,一举奠定胜局。
小主,
子玉的狂傲和急迫,感染了部分渴望军功的楚军将领,却也令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将暗自蹙眉。如此孤军深入,后勤线拉长,若不能速胜,风险极大。
彭衙之败和子玉北进的消息,几乎同时送到了吴王阖闾案头。
孙武仔细分析了战报,对阖闾和伍子胥言道:“赵盾西线受挫,必全力应对子玉。楚晋主力将于中原展开决战,无论胜负,楚国郢都防御必降至最低。大王,我吴国出兵之时机,将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