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暗涌奔流(公元前590年 夏 - 秋)

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涌更为湍急。旧的伤口在权力与野心的催化下化脓,新的联盟在利益的驱使下悄然缔结,蛰伏的猛兽磨砺着爪牙,目光已投向下一个猎物。

姑苏城外的密林深处,一座废弃的吴国祭坛旁,数名身着暗色斗篷的人影在夜色中聚集。为首者,乃是昔日吴王阖闾的一位远支族叔,名为夫概(并非历史上那位着名的夫概,此为虚构人物,借其名),在吴国灭亡后一直隐姓埋名。

“勾践新败,越人统治动摇,此乃天赐良机!”夫概声音低沉而激动,“我等已联络旧部三百余人,藏于山林。且城中多家大族,皆愿响应,只待时机!”

一位来自文种旧部的低级军官(因其与文种同乡而受牵连,未被重用,心怀怨望)低声道:“越王近来虽假意安抚,然其猜忌日深。据闻,丁固已秘密列出‘可疑者’名单,不日或将清洗。我等若不动手,恐为人俎上鱼肉!”

“只是……我等兵力薄弱,器械不足,如何能与越国精锐抗衡?”另一人忧心道。

夫概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正面抗衡自是螳臂当车。然,刺杀、纵火、散布谣言,令其内外交困,再联结外部势力,未必没有机会。”他压低了声音,“我已派人秘密北上,接触齐国田文子。齐人与勾践早有嫌隙,或可引为外援……”

复辟的火苗,在绝望与野心的吹拂下,已不再是暗火,而是有了明确的目标与初步的计划。一张针对勾践的阴谋之网,开始在吴越大地悄然编织。

就在吴地密谋的同时,齐楚之间看似缓和的局面,因一场意外的事件再起波澜。

楚庄王为彰显战胜越国后的威势,并试探齐国底线,派遣一名使者赴临淄,递交国书。国书言辞倨傲,不仅要求齐国正式承认楚国在泗上诸侯中的主导权,更旧事重提,隐含指责齐国此前支持“奸商”扰乱楚国经济之事。

齐顷公览书大怒,在朝堂上将楚国国书掷于地上:“楚子无礼!欺寡人太甚!”他本就因上次退兵之事耿耿于怀,此刻再受此辱,几乎要当场发作,下令驱逐楚使。

老成持重的大臣晏弱(晏婴之父)急忙劝谏:“君上息怒!两国相交,不断使节。楚使虽狂悖,然杀之逐之,徒授楚人以口实,恐立刻引发战端。不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