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破局与变局 (公元前586年 春)

寒冬终于在三场大战的惨烈厮杀中缓缓退去,春天的气息悄然降临,却难以驱散弥漫在各国上空的浓重血腥与肃杀。持续了整个冬天的战事,在公元前586年的初春,终于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而新的变局,也在无人预料之处悄然萌发。

昭关之下,尸骸枕藉,破损的攻城器械与断裂的兵刃随处可见,无声地诉说着刚刚结束的那场炼狱般的战斗。持续数月的疯狂围攻,几乎耗尽了越军的锐气与生命,但也将昭关守军逼到了极限。

转折发生在一次看似寻常的夜袭。越军先锋丁固,挑选了麾下最悍不畏死的五百死士,身背浸湿的毛毡,口衔枚、马裹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沿着之前无数同袍用尸体铺就的路线,再次对昭关一段破损严重的城墙发起了决死突击。

守将沈尹戌已连续数日未曾合眼,甲胄不离身,亲自在城头巡守。楚军同样疲惫到了极点,箭矢、滚木早已用尽,全凭一股意志在支撑。当越军死士如同鬼魅般突然出现在城头,爆发出发自灵魂的嘶吼时,一段防线的楚军因过度疲惫和措手不及,瞬间被突破了一个口子。

“堵住!快堵住!”沈尹戌目眦欲裂,挥舞长戟冲杀过去。他知道,这小小的缺口,可能就是昭关陷落的开始。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支不知从何而来的冷箭,带着凄厉的破空声,精准地射中了沈尹戌的脖颈!这位忠诚勇猛的楚将,身躯猛地一僵,难以置信地看向箭矢射来的方向——那里似乎有几个影影绰绰的身影,并非越军打扮,却迅速消失在混战的人群中。

主将突然阵亡,成为了压垮昭关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楚军瞬间大乱,士气崩溃。丁固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率死士牢牢占据突破口,并点燃了向城外示意的大火。

关外的勾践看到火光,知道时机已到,立刻投入了所有预备队,如同潮水般涌向那个致命的缺口。失去了统一指挥的楚军,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天明时分,越国那狰狞的玄鸟战旗,终于插上了昭关残破的城楼。

昭关,这座阻挡了越国数十年的雄关,在付出了数万越军生命的代价后,宣告易主。勾践踏着鲜血和尸体,缓缓走入关内,看着满目疮痍,脸上却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整顿兵马,清点缴获。三日后,兵发江东!”他的命令简洁而冰冷。他知道,攻破昭关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楚国的腹地站稳脚跟,并应对楚国必然到来的疯狂反扑。沈尹戌的死,也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丝疑虑,但那与眼前的胜利相比,微不足道。

晋国西境,辅氏之地。那场大雪后的夜晚,成为了秦将杜回永恒的噩梦。

赵朔敏锐地抓住了秦军因大雪而稍显松懈的时机,亲率精心挑选的八千“武卒”,人衔枚、马摘铃,借着风雪与夜色的掩护,悄然潜出营垒,迂回至秦军大营侧翼。

这些“武卒”乃是赵朔倾注心血所练,装备精良,待遇优厚,更是经历了严格的阵型与配合训练。他们并非传统的车兵或松散徒卒,而是以紧密步兵阵型为核心,辅以强弓劲弩的多兵种混合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