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破局与变局 (公元前586年 春)

然而,就在楚庄王准备全力东顾之时,来自北方中原的探报,又带来了一个让他心头一沉的消息:晋国赵朔,于西河大破秦军,晋国声威大震,其兵锋,下一步将指向何方?

楚庄王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东有越寇入侵,北有晋国虎视,西边秦国新败但仇恨更深,江南虽暂平却隐患未除……强大的楚国,似乎一下子陷入了四面皆敌的困境。他必须做出最精准的判断,才能带领楚国度过这次危机。

就在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局势剧变之际,遥远的东海之上,一个黑点出现在海平线上,逐渐变大,最终显现出“探索者”号那饱经风霜却依然坚固的船体。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远航,范蠡的船队,终于返回了“安居”岛!

船队靠岸的那一刻,整个岛屿都沸腾了。人们涌向码头,迎接他们的领袖归来。范蠡走下跳板,面容虽显清瘦疲惫,但一双眼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明亮,仿佛蕴藏着星辰大海。

他没有急于休息,而是立刻召集核心人员,在一个绝对保密的山洞中,展示了此次东行的部分收获。

除了大量前所未见的动植物标本、奇异矿石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卷用某种韧性极强的树皮鞣制而成的“书卷”,上面绘制着陌生的图案与符号;以及几件工艺精湛、风格迥异于中原的玉器和陶器。

“我们抵达了一片巨大的陆地,其广袤远超想象,当地土人称之为‘瀛洲’。”范蠡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那里的文明,与我中原似是同源,却又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有独特的历法、文字,甚至……一些关于天地、星辰、乃至冶炼锻造的独特见解。”

他指着一件看似青铜、却隐隐泛着暗金色泽的短剑状器物:“此物,非金非铜,其坚韧锋锐,犹在‘坚白之金’之上!乃瀛洲匠人秘法所制,可惜,其法极为隐秘,未能尽窥其奥。”

范蠡的东行,不仅证实了海外天地的存在,更带回了可能颠覆现有认知的知识与实物。他并未急于将这些发现公之于众,而是下令严格保密,同时组织人手,开始系统整理、研究这些来自“瀛洲”的秘辛。

他隐隐感觉到,中原列国争霸的格局,或许终有一日,会被来自海外的风吹动。而他,已经掌握了先机。

公元前586年的春天,因昭关陷落、西河大捷和范蠡归来这三个重大事件,天下的局势再次发生了深刻的洗牌。越国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战略突破口,却也面临着楚国的雷霆之怒;晋国重新找回了霸主的自信与力量,磨刀霍霍;而范蠡带回的海外秘辛,则为这个纷乱的时代,埋下了一个更加宏大、更加未知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