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则在吴国待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一共也就待了10天左右,但是他做的事情却不少。
首先就是经过他的调查,他发现鲁严这个人至关重要。
这个人的资历就相当于他们大瀚的丞相赵伏,能力也不错,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忠君爱国的想法的。
只不过是因为他早年没有得到重用,并且吴国皇帝孙永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处处受制于世家,才会有今天的局面。
但就是在这么混乱的一个局面下,吴国的朝堂内部还是保持安稳的,这正是因为鲁严从中调和,压制了各方矛盾。
而这个情况就不利于大瀚后面的行动,所以陶则要除掉鲁严。
有了目标,陶则就开始想办法了。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鲁严不能现在就死。
因为陶则本人还待在吴国,一旦鲁严出了什么问题,他就是最大的那个嫌疑人。
尽管自己被抓住没什么关系,但是耽误了瀚世祖南宫景进攻吴国的计划,那可就是天大的罪过了。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陶则行事很谨慎,他先是在招待使者的宴会上试探了一番,找到了几个心怀不轨的吴国臣子。
之后,他就以身体不适,想要在吴国休息几天的理由留了下来。
这几个吴国臣子心领神会,主动提出为陶则安排居所。
就这样,他们几个有了单独会面的机会,陶则得以施展自己的计划。
最后陶则定下的计划是这样的,先派人散布谣言,就说大将军鲁严勾结陈国,意欲卖国求荣。
而大司马陆锦勾结大瀚,想要出卖吴国朝廷保住世家的利益。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陆家就在吴郡,这个地方与大瀚直接接壤,一旦瀚军打过来,陆家的利益直接就会受损。
而鲁严身为吴太祖孙俭的旧臣,参与过建业之战和进攻瀚太祖南宫义的那场战役,与大瀚朝廷里的很多人都有血仇,大瀚绝对不会接纳他的投诚。
所以细想下来,这两个谣言的可信度都是很高的。
光有谣言还不行,还得有证据,因为单纯的谎言是很难骗到人的,必须有真东西才行!
所以呢陶则就亲手写了一封书信,内容是感谢大司马陆军的投诚,大瀚朝廷不会忘记他的贡献的,等到将来攻下了吴郡,会把吴郡的治理权交给陆锦。
这还没完,陶则还命人传播鲁严早年投奔陆家的时候,被陆家的人羞辱的消息。
这个消息是真的,只不过知道的人比较少,陶则是从之前瀚军俘虏的吴军将领那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