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从老皇帝南宫俞的角度看确实不太合理,但是从梁阔的角度看,那就合理多了。
从梁阔的角度来看,他们一行几个人从大武来到大瀚有一个月了,但是却一直没能得被起用。
当然了,大瀚的人并没有苛责或者虐待自己,反而以很隆重的礼仪接待了自己,甚至专程给自己安排了一间大宅子养老,已经做的很充分了。
可是他要的不是这些,他真正想要的是被重用,像丞相赵伏那样不敢想,但起码也要是个朝中重臣才行。
不然他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历尽艰辛赶到大瀚来。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他就开始分析了。
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得到官位,就是因为还没有证明自己的价值。
过去的这一个月里,他详细分析了天幕上的内容,也打听了老皇帝南宫俞的为人。
经过这番分析之后,他认为在大瀚想要得到重用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立下军功,第二种是好好做事,给黎民百姓带来便利。
但是这两种都不行,自己已经一大把年纪,根本不能上战场打仗。
讨要一个基层的官吏过来,然后慢慢积累资历也不行。
还是那句话,自己年纪大了,大概活不了多久了,老老实实做事,怕是等不到升官升成朝中重臣那一天了。
并且最重要的是,自己想要的不只是成为朝中重臣,更重要的是在九皇子南宫景登基之前,成为朝中重臣。
这样才能够在日后的「苍澜之誓」中混个名字,分一杯羹。
经过长久的分析以后,他认为「苍澜之誓」是九皇子南宫景执掌政权的根基,也是世家和朝中大臣利益的根本保证。
有了这个「苍澜之誓」,就相当于有了最初的、也是最宝贵的那一份资历。
日后不管有再多人加入到大瀚来,他们的名字也不会刻在这份誓言上。
而在这份誓言之上的人则不然,他们只要老老实实做事,不犯什么错误,就能够得到重用,自己的利益也能够得到保障。
因为「苍澜之誓」代表着大瀚皇室的威信和尊严,相当于是大瀚的立国之本。
所以说,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乃至自己带来的几个弟子的名字加到「苍澜之誓」上。
而要完成这一件事,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赶快立下功劳,成为大瀚朝堂中的重臣,拥有被九皇子南宫景拉拢的价值。
鉴于自己一不能上阵作战,二没有时间慢慢积累,苦思冥想之后,自己想出了这个办法,那就是找机会劝降庐江郡的守军,扩大大瀚的领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