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独自站在舆图前,眉头紧锁。耶律隆庆急于立威,今岁秋高马肥之时,南下寇边的可能性极大。而且,其进攻方向、策略,都可能与耶律休哥截然不同。现有的防线部署,是否需要调整?

更重要的是,朝廷会如何看待这一变故?是认为威胁减轻,从而进一步钳制他杨延昭?还是会意识到新的、可能更剧烈的风暴即将来临,转而支持他整军备武?

他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来人!”杨延昭沉声唤道。

亲兵应声而入。

“即刻传令:第一,命各州县、军寨,加强戒备,斥候前出范围扩大一倍,严密监视辽军一切动向。第二,命杨延光、杨延嗣、焦赞、杨洪等诸将,速来州衙议事。第三,以本官名义,行文高帅,通报辽境变故,并提请召开军务会议,共商应对之策。”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定州,乃至整个河北西路的军事机器,因为这一则来自草原的惊变,再次加速运转起来。

当高琼接到杨延昭的通报和会议提请时,正在核查军器监送来的、关于“震天雷”外围工序的汇报文书。他看完“锐眼司”提供的情报,脸上也露出了凝重之色。他虽与杨延昭有制衡之责,但更是边军统帅,深知军情紧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耶律休哥竟被闲置……耶律隆庆这小子,可比他哥哥狂妄多了。”高琼放下情报,沉吟片刻,对副将道,“回复杨太保,一个时辰后,节堂军议。”

一个时辰后,定州节堂。

河北西路的主要文武官员,以及高琼带来的部分将领济济一堂。杨延昭首先将“锐眼司”获取的情报向众人做了通报。消息一出,满堂皆惊,议论纷纷。

“耶律休哥倒了?这是天佑我大宋啊!”有文官欣喜道。

“未必是福。”杨延光沉声道,“耶律隆庆年少气盛,求功心切,用兵恐怕更为激进,不可不防。”

高琼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杨延昭身上:“杨太保,依你之见,耶律隆庆若南侵,会从何处入手?我军又当如何应对?”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杨延昭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