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嗣率领的近万骑兵,如同一股钢铁洪流,席卷过莫州北部荒芜的旷野。他们严格按照杨延昭的指令,毫不吝啬马力,日夜兼程,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每一名骑兵的马鞍旁都多插了几面旗帜,行军时故意拉长队伍,夜间则多点篝火,斥候小队四出,捕捉辽军零星哨探的同时,也极力夸大着己方的规模和进军决心。
“快!再快一点!要让辽狗觉得咱们是天兵天将,直捣黄龙!”杨延嗣一马当先,声音在风中嘶吼。他虽不完全理解六哥全部的战略意图,但对这份“直插敌后”的豪迈任务充满了狂热。
消息如同被风吹散的蒲公英,迅速传回瓦桥关下的耶律隆庆耳中,也传向了更北方的辽国南京幽州。
“报——!宋军骑兵先锋已过永清,其势甚锐,沿途我小股巡骑皆被驱散!”
“报——!宋军后续步卒大队已在莫州北境扎下硬寨,营垒坚固,望楼林立!”
“报——!幽州城内流言四起,皆言宋军欲效仿周世宗,北复幽燕!”
一份比一份急迫,一份比一份惊心。耶律隆庆原本因攻城受挫而烦躁的心情,此刻更是被一股邪火灼烧。他仿佛已经看到杨延昭的旗帜插在了南京的城头,看到国内那些反对他的贵族们嘲讽的嘴脸。
“杨延昭!安敢如此欺我!”他一把掀翻了面前的帅案,酒水瓜果洒了一地。“传令!命耶律奴瓜所部加快速度,务必在涿州以南拦住宋军骑兵!再调南京留守司兵马,加强幽州以南各州县守备!瓦桥关这边……暂缓攻城,加固营垒,防止关内守军出击!”
尽管心有不甘,但耶律隆庆还是做出了分兵回援的决定。杨延昭这出乎意料的一击,确实打乱了他的节奏,迫使他将注意力从雄州暂时移开。历史上那个一意孤行、最终导致宋军惨败的耶律隆庆,在此刻,因为杨延昭施加的足够强大的压力,其决策出现了分叉。
……
定州,宣抚使司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