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相所言极是!”另一位大臣也出列附和,“杨太师麾下‘掠火骑’已证明其能战!其对西夏战法之见解,更是切中要害!当此危难之际,若再因循守旧,猜忌功臣,则西线必溃,关中不保!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当机立断!”

“请陛下当机立断!”

越来越多的大臣站了出来,支持授予杨延昭西线指挥权。现实的生存压力,压倒了对权臣的猜忌。毕竟,若国都没了,还谈何权力制衡?

赵恒看着下方争论的群臣,又看了看御案上杨延昭那份冷静而自信的奏章,脑海中闪过葛怀敏兵败自刎的惨状,闪过李元昊铁骑踏破关中的可怕想象……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下定了决心。

“传朕旨意!”赵恒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坚定,“加封杨延昭为陕西路经略安抚使,兼督泾原、鄜延、环庆、秦风、永兴军路诸军事,全权负责对夏战守事宜!西线一应文武官员,悉听节制!望其不负朕望,速平西夏,稳固边防!”

临危受命!在帝国西线最危险的时刻,杨延昭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统一指挥西线战事的最高权力!

圣旨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与此同时,朝廷严令各相关路府,全力配合杨太师,保障粮饷军械供应,不得有误!

当这道象征着无上信任与责任的圣旨,连同那颗沉甸甸的“陕西路经略安抚使”大印,被快马加鞭送往定州之时,整个北疆沸腾了!这意味着,太师不仅守住了北疆,更将执掌整个西部战区!

杨延昭在节府正堂,恭敬地接下了圣旨与印信。他的脸上,并无多少欣喜若狂的神色,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与决然。

“臣,杨延昭,领旨谢恩!必竭尽全力,荡平西夏,以报陛下隆恩,以安社稷黎民!”

他转过身,面对肃立堂下的北疆众将,举起手中印信,声音如同金铁交鸣,传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