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北魏的算盘

崔浩(北魏)微微躬身,他面容清癯,目光深邃,总是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冷静:“陛下,拓跋大人所言,确有道理。然,臣有两点浅见,望陛下斟酌。”

“讲。”

“其一,坐观成败,固然上策。然须防鹬蚌相争,渔人未必只有我大魏一家。柔然贪婪无度,若北凉真与北秦拼得两败俱伤,柔然铁骑趁虚而入,席卷河西,其势大张,恐将成为我大魏北方更甚于北凉之心腹大患。此不得不防。”

“其二,”崔浩继续道,语气凝重,“北秦陈衍,非庸碌之辈。其能于乱世中崛起,败刘裕,据关中,迁长安,足见其雄才大略,更兼其麾下王镇恶、独孤信等皆万人敌,慕容月善谋,崔浩(北秦)多智。此次西征,虽看似陷入河西泥潭,然若其速战速决,或以雷霆之势迅速击破北凉,则其实力不减反增,尽得河西之地、丝路之利、凉州之马,届时携大胜之威,整合西北,再东向与我争衡,其势将更难遏制。”

拓跋丕闻言,皱眉道:“崔司徒是否过于长他人志气?沮渠蒙逊据险而守,又有柔然为援,岂是那么容易败的?北秦纵然能胜,也必是惨胜!”

“但愿如此。”崔浩淡淡道,“然兵者诡道,未算胜,先算败。于我方而言,最有利之局面,非是北秦速胜,亦非是柔然坐大,而是……河西战事陷入长期僵持。北秦主力被牢牢牵制在姑臧城下,师老兵疲,国力消耗;北凉与柔然亦不断流血,无力他顾。如此,方为我大魏争取最多恢复元气、重整军备之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拓跋焘静静地听着,手指在锦被下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温润的玉佩,眼中光芒闪烁不定。崔浩的分析,显然更符合他的心思。

“崔卿之言,老成谋国。”拓跋焘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冰冷而清晰,“沮渠蒙逊,狂犬尔,其生死,无关朕之痛痒。柔然,豺狼也,喂饱了会咬人,饿极了也会咬人。北秦陈衍,才是朕之心腹大患!”

他微微直起身子,目光扫过众臣:“让他们去斗!斗得越狠越好!拖得越久越好!”

“陛下圣明!”众臣齐声道。

“然,”拓跋焘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阴冷的光芒,“光是看着,未免无趣,也未必能确保局势按我等期望发展。”

他沉吟片刻,下达指令:“拓跋丕。”

“臣在!”

“命你暗中筹措一批军械——不必最新最好,库里那些替换下来的旧式环首刀、破损修复后的皮甲、以及一批箭矢,设法,‘秘密’地、‘无意’地让它们流入北凉境内。记住,要做得干净,绝不能留下任何与我大魏官方有关的痕迹。就让沮渠蒙逊那厮,以为是从哪个贪财的边将手里流出去的吧。”

这是给北凉提供些许支持,增强其抵抗力,以期延长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