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坂震天的厮杀声与溃败的喧嚣,终究还是如同无法阻挡的潮水,漫过燃烧的街坊与残破的城墙,渗入了洛阳城内每一个仍在负隅顽抗的角落。起初是隐约的、令人不安的声浪,随后便是败兵绝望的呼喊和北秦军山呼海啸般的追击呐喊,最后,则是那面象征着北魏皇帝权威的金色龙旗狼狈北遁的肉眼可见的景象——这一切,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城内守军早已紧绷到极限的神经。
希望,如同风中残烛,倏然熄灭。
最先崩溃的是那些据守在靠近北城墙的魏军。他们亲眼目睹了援军的溃散,目睹了皇帝的败逃。巨大的绝望和被抛弃的愤怒瞬间吞噬了他们。
“陛下跑了!”
“援军败了!我们被扔下了!”
“守不住了!逃命啊!”
恐慌如同瘟疫般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一处防区失守,士兵丢弃武器,脱掉显眼的号衣,哭喊着向城内深处逃窜,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军官的弹压此刻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有些军官自己也加入了逃亡的行列。巷战中残存的抵抗意志土崩瓦解。
通济门附近,正在与王镇恶麾下进行残酷拉锯战的魏军,听到后方传来的崩溃声浪,军心瞬间涣散。攻势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茫然的张望和无法抑制的恐惧。
王镇恶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的变化,尽管他自己也已是强弩之末,浑身伤痕累累。他奋力推开挡在身前的一具尸体,用嘶哑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吼道:“敌军已溃!杀!降者不杀!”
残余的北秦将士爆发出最后的力气,发起了反击。而魏军则再无战意,成片成片地跪地请降,或转身加入逃亡的洪流。
类似的场景在洛阳各处的街垒、坊门、官署同时上演。抵抗迅速消弭,剩下的只有逃亡和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