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遣使者给河南的扩廓帖木儿、陈州的谭右丞、貊高、脱因帖木儿等人赏赐了不同数量的纱罗、葛布。
壬子日,皇上告诉起居注官詹同等说:“国史重在如实记载,是与非、善与恶,都应当记录下来。从前唐太宗观看史书,虽然在大的方面有失误,然而命令如实书写李建成(太子建成)的事情,这是想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天下人啊。我平日言行中值得记录的事,不管是对是错,是善是恶,你们都应该真实、清楚地记录下来,不要隐瞒避讳,让后世之人看到,不失真实。”
乙卯日,中书省平章政事俞通海去世。俞通海,字碧泉,庐州巢县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濠州的钟离县。他的父亲俞廷玉,把家搬到了巢县。元朝末年,汝颖地区盗贼蜂起,有个叫金花小姐的人,也用妖术迷惑众人,在江淮地区聚集兵力,很多人响应她。俞通海父子也在乡间起兵,跟随他的门徒李普胜。等到金花小姐战败,俞通海把船停靠在巢湖,与左君弼有仇,多次被他围困,于是抄小路前来投降。
当时皇上在和阳,想要渡过长江,却没有船只,俞通海到了,皇上非常高兴,立即前往巢湖征调他的船只,于是渡过长江,攻克采石矶,平定太平府,俞通海作战出力居多,被提拔为管军总管。当时蛮子海牙把战舰排列在采石矶,陈野先联合淮地的军队二十万人屯驻在方山,二者相互构成掎角之势。丙申年二月,皇上率领水军攻打采石矶,俞通海和廖永安首先出战,打败了敌军,缴获了敌军众多的将士和战船。三月,郭天叙、张天佑率军攻破陈野先,于是攻占集庆路,攻克镇江,因功升为秦淮翼元帅。四月,和各位将领攻取了丹阳、金坛。丁酉年三月,攻取常州,被任命为行枢密院判官。四月,他跟随武帝攻取宣城,又与赵彧乘胜进攻水阳,攻克了这座城池。五月,朱元璋攻占了太湖,击败了张士诚的军队。俞通海军威大振,招降了张士诚在马迹山的守将王贵、钮津等人,又经过东洞庭山,将船停靠在施口。张士诚的左丞相吕珍率领水军突然到来,当时大军已经向西进军,俞通海独自率领剩下的船只和他们交战,一支箭射中了他的右眼下方,疼痛难忍,他命令手下穿上自己的铠甲站在船上,敌人以为是俞通海,于是不敢逼近。俞通海从此瞎了一只眼睛。
戊戌年正月,俞通海与廖永安攻克了江阴石牌的强盗,招降了他们的元帅栾瑞,然后夺取了马驮沙栅后返回。己亥年四月,在枞阳击败了陈友谅的将领赵普胜,俘获了他的军校赵牛儿等人以及他们的战舰,乘胜追杀敌军,于是收复了池州。这时,皇上亲自率军征讨江东,正为枞阳的事情担忧,等到捷报传来,大喜,升俞通海为佥枢密院事。庚子年闰五月,陈友谅侵犯龙湾,俞通海、张德胜与他交战,打败了他,俘获了他的将领喻国兴、李志高等人以及楼船。第二天,又在慈湖追击敌军并将他们打败,放火焚烧了他们的战船,论功行赏排在第二位。辛丑年春天,晋升为同知枢密院事。跟随皇上亲自出征陈友谅。八月,攻下了同安,接着攻克了九江,陈友谅逃走了。癸卯年秋七月,皇上再次在龙兴征讨陈友谅,在鄱阳湖的康郎山交战。当时湖水深浅不一,水军作战时,来来往往很不顺利,俞通海向(朱元璋)进言,建议驶出湖去,占据有利的地形来逼迫(敌军),于是(朱元璋)率领水军驶出(湖口)占据了左蠡。陈友谅战败而死,俞通海的功劳很大。甲辰年正月,朝廷改设中书省,进封俞通海为平章政事,攻打通州、庐州,都立下了功劳。秋季七月,在庐州设立江淮行省,命令俞通海代理行省事务。当时江、淮地区遭受战争,人心还没有安定,俞通海安抚慰问,一概用恩惠(对待百姓),因此重新恢复本业的人很多,修筑城墙,疏浚护城河,来做防御的准备。乙巳日,跟随相国徐达平定了安丰。丙午年九月,又跟随军队攻克湖州。十一月,平定了太仓,秋毫无犯,百姓都很喜欢他。伪元帅陈仁寿乘坐一百多艘船逃入海中,听说了俞通海的威名,都回来了,在他的麾下拜倒在地,愿意做编户平民的有几千人。大军包围了平江,徐达发文书给俞通海让他带着军队前来会合。俞通海率军抵达桃花坞,被流矢射中,伤势严重,返回京城。皇上亲临他家,问他:“平章知道我来探望你的病情吗?”俞通海已经不能说话了,皇帝流着泪走了出去。等到他去世,皇帝亲临哭吊十分哀伤,随从的官员和卫士没有不感动流泪的。不久被追赠为光禄大夫,又被追封为豫国公。
小主,
皇帝对各位将领的恩惠礼遇非常优厚,他们生病时,皇帝一定会派使者前去慰问,有时还会亲自前去探望。他们去世的时候,皇帝就率领百官为他致哀,亲自前往吊唁祭奠,至于吊唁慰问、赠送财物助丧的礼仪,以及丧葬祭祀的用品,都由官府供给。
己未年(4064年)方国珍已经向朝廷进贡,却又暗中渡海,在北方与扩廓帖木儿勾结,在南方与陈友定交好。
朝廷的军队讨伐姑苏(张士诚)时,方国珍拥兵自重,袖手旁观,屡次借纳贡之名,窥探双方的胜败,来决定是反叛还是归服朝廷。
朱元璋因为方国珍反复无常,写信列举他的十二条罪状说:“在你开始起事的时候,元朝还处于太平时期,天下谁敢作乱?只有你在海边起兵。元朝的官员都是世袭子弟,他们顾念爱惜妻子儿女,他们的军队长久以来不知道作战,所以临阵就胆怯,你才能够在海边嚣张跋扈。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就占据了三州的土地,扼守海上交通要道的要冲,私自占据海岛二十多年,早上向西(政权)表示归顺,傍晚又向北(政权)表示归顺,这难道是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吗?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 我攻克婺州的时候,四方的强敌很多,哪有时间对海岛用兵,与你一较高下?你自己心怀恐惧,派儿子来投降。我用真诚的心对待别人,不预先怀疑你欺诈,就送还你的儿子,你却诡计多端,没几年间,多次挑起战事,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近来浙东的会稽、浙西的钱塘等郡都已被攻下,你暗中怀有二心,时常派人窥探我的虚实,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还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就先产生了猜忌之心,自己怀有不安的想法。这是你的第四条罪状。容易与他人交往而又轻视侮辱别人,这是你的第五条罪状。扩廓帖木儿怀有曹操那样的奸诈,率领着一群乌合之众,东奔西跑,四处侵扰,倾尽全力,耗费粮草,被李思齐、张思道赶出了潼关,三秦地区已经失守。徐州、宿州、邳郡是我们的藩篱,黄河是我们的门户,我们的水军往来,就像进入没有人的地方一样。你不能预料中原的局势,反而渡海(和他国)交好,宣称要攻打我(国),虚张声势,从而招致怨恨,这是你的第六条罪状。如果他们仓促之间发生了战事,而你们在海边,怎么能去支援呢,失败的原因就在这里。如果他们没有什么事,却与他们交往疏远,礼节淡薄,那么豪杰的怨恨,祸乱的发生,就从这里开始了,这是你的第七条罪状。你们兄弟对元朝没有功劳,对百姓没有恩德,窃据海边之地,用权势要挟君主,用私人财物贿赂下属,平白求取名位爵禄,极其专横暴戾。现在归附于我,却又不能好好地保住富贵,还想要驱使百姓去赴汤蹈火(面临战争危险),这是你的第八条罪状。你们的军队多次出动,掠夺我们沿海的百姓。上天爱惜生灵,百姓盼望太平,而你却违背上天、残害百姓,这是你的第九项罪状。你如果有远大的志向,就把温州、台州、庆元的百姓全部驱使起来,和我一决胜负,这才是果敢坚毅的大丈夫的志向。如今你不能这样做,只是派了几艘船,像鼠窃狗偷般卑劣,小打小闹却引发了大的怨恨,这是你的第十条罪状。我派军队进入浙江,攻克了湖州的军队。旧馆的张氏将士,都投降归附了,于是我军攻打姑苏,与张士诚军队在深沟两边对峙,百姓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你们引诱我朝沿海的土豪作乱,现在已经被平定,你们却隐匿了首恶,这难道是好的计策吗?这是你的第十一条罪状。福建的陈友定奸谋深重,作恶多端,导致其部将阮德柔等人自相攻杀吞并,这样的人可以和他结交吗?于是你们暗中勾结,互相声援,用欺诈的手段来交往,又怎么能长久呢?如果我真诚地对待你,你反而怀疑我,用欺骗来迷惑我,那么当初信誓旦旦的承诺又在哪里呢?这是你的第十二条罪状。我替你们考虑,在还没有与敌国交战之前,你们不必送礼投降,只要有豪杰之士,就以平等的礼节与他们交好,坚守本分、保护百姓,在海隅地区安享太平,等到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再处理,看到时机就行动,不轻易屈膝,也不挑起争端,这就是你们的福气,也是百姓的福气。现在敌人还没有来,我们自己就产生了疑惑,发动叛乱危害自身,不是好的计策。我知道这不是你的本意,或许是被身边的人误导了。如果身边有才智出众的人,能够为你谋划,选择交往的敌国,只和一个国家结交,保全国家的机会就会多很多了。你要深切地洞察成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自己去求取更多的福祉,这样还可以有所图谋。”
方国珍收到书信后不作答复。
壬戌日,设置太仓卫,任命千户朱禹担任指挥副使,蒲仲亨担任指挥佥事。
丁卯日,是仁祖皇后的忌日。朱元璋到庙中祭祀结束后,回到便殿,对侍臣朱升说:“从前我母亲去世时,我才十七岁,侍奉母亲的病,昼夜不离身边。我的二哥经营家事,母亲派我去叫他一同前来,叮嘱说:‘我如今患病,料想不能痊愈了,你们兄弟要好好地互相帮扶,来创立家业。’说完就去世了。现在大业即将告成,而母亲却看不到了,她的话还在耳边,我心痛得无法忍受。”于是悲伤地哽咽哭泣,群臣没有不感动悲伤的。
小主,
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上奏说:“浙江嘉兴、海盐、海宁等地的沿海州县,都是边境要地,应当设置军队镇守。”朱元璋命令李文忠调兵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