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

洪武二十三年(4087年)九月初一庚寅日,发生了日食。

朝廷在陕西设置山丹卫。

提升山西都指挥同知马鉴为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四川都指挥使司上奏说:所属卫军士的数量,总共七万八千三百六十人。

辛卯日,皇帝下诏让长兴侯耿炳文返回故乡,赐给他黄金二百两、白金二千两、丝织品三十匹、一千锭钱钞。

赏赐应天府乡试的考官傅箕、苏伯衡、陈圭、谢南、毛瀚每人纸钞十锭,考中举人的黄文史等五十人每人两锭。

凡是参加考试没有通过的监生、生员,也都有赏赐。

并且把求学的方法告诉他,使他不要懈怠自己的志向。

云南乌蒙、芒部这两个军民府的土官派遣自己的儿子以作、捕驹等人,请求进入国子监读书,皇帝赐给他们衣服和钞币。

癸巳日,设置九溪、安福两个守御千户所,隶属于湖广九溪洞。

甲午日,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周志清为大理寺右寺丞。

高丽派遣密直副使韩尚质进献表章和地方特产,恭贺皇太子的诞辰。

乙未日,国子助教黄庄请求回乡祭扫祖坟,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赏赐十锭钞币。

追封中山王徐达、岐阳王李文忠三代,皆封为王爵。

在此之前,皇帝考虑到功臣开国的功劳,虽然对他们加官进爵,但仍然不足以报答他们的功绩。

于是命令翰林院侍讲学士葛钧等人考察古代制度并上报。

富钧等人上奏说:‘宋朝制度,功臣韩琦在世时被封魏国公,去世后被追封为魏王;韩世忠在世时被封咸安郡王,去世后被追封为蕲王。’考察韩世忠,只被封公爵,封王爵以及封三代的情况,并没有别的固定制度。本朝的开平王常遇春,他家三代都被封王爵,这是出于特殊的恩宠,难以作为固定的条例。徐达等人三代的追赠,应当依照宋朝的制度。

皇上说中山王、岐阳王都是建有开国大功的勋臣,应该按照开平王的旧例,三代都封王爵。从今以后,凡是开国的功臣,去世之后都追封三代。那些继承爵位的子孙,如果没有立下特别的功勋,活着和死后都只能依照原爵位享受待遇,把这个规定作为法令。

于是中山王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被封为中山王,他的曾祖母、祖母、母亲都被封为中山王夫人;岐阳王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被封为岐阳王,他的曾祖母、祖母、母亲都被封为岐阳王夫人。

颍国公傅友德、江国公吴良、海国公吴祯、郓国公韩政、黔国公吴复、皖国公仇成、乐浪公濮英、虢国公俞通海,他们家族三代都被封为公爵。

全宁侯孙恪、景川侯曹震、会宁侯张温、崇山侯李新、长兴侯耿炳文等三代都被封为侯爵。

丙申日,魏国公徐辉祖等人上奏说:‘祖孙三代承蒙皇恩,都已经被加封王爵,那原来的诰命应该上缴。’皇上命令销毁他原来的诰命,让中书舍人重新用新的诰命给他。